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的叙事结构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而且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它切合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在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反映。作为司马迁思维模式的外化和思想观念的负载,《史记》的叙事结构集合出文化的风貌。从古至今,《史记》的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从校勘与考证到片段评论再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观照,《史记》研究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史记》进行研究就是一种尝试。之前也有学者涉及过,或从形式本身,或从系统科学的某一方面入手进行阐释。笔者认为根据《史记》自身的特点和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还可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广泛拓展。 为了有利于论证的展开,笔者在引言中不再赘述研究成果,而侧重于对系统科学方法的梳理说明。文章的基本框架方面,本文借鉴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从《史记》叙事结构系统的背景到《史记》叙事目标体系到系统结构再到系统实效性,层层深入地揭示《史记》叙事结构系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从《史记》叙事结构系统这个方面给《史记》进行新的历史定位。论文的第一章《史记》叙事结构系统的形成背景从社会条件、思维模式、史传文学发展规律、体例编排、个人条件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揭示《史记》叙事结构系统成因,《史记》叙事结构系统的大一统和收放自如的特色从中可以窥见一斑。第二章《史记》的叙事目标,条分缕析,指出了《史记》叙事的总目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和分目标——司马迁的价值观念体系,并由此阐述了总目标背后的文化因素血统论、分目标背后的文化因素进步的历史观,进而剖析了由分目标决定的隐性叙事结构。论文中对隐性叙事结构的说明主要从三个大方面进行,即政治一统、经济一统、民族一统。在阐释了文化意义的前提下,第三章直接勾勒了《史记》叙事结构的形式特征。有了前两章的铺垫,本章阐发了层层推进、浑然一体的显性叙事结构系统,这是《史记》叙事结构系统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前面谈及的成因与目标的集中外化。从五种体例之间的关系到某一体例的结构再到局部篇目的四种叙事模式再到单篇作品的结构,/迄匹八 硕士学住论文W AIASTER’S TIThSIS笔者吸收了前人在《史记》的编撰形式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揭示出其深层的逻辑安排特色;第四章是对《史记》叙事结构系统进行的一个简单的定位,从它所体现的系统原则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适应性四个方面出发确定其;}在中国文学与史学领域所存在的位置,勾勒它对中国史学与文学的影响轨迹。结语部分简单地回顾了《史记》的叙事结构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再一次重申了用系统方法研究《史记》的叙事结构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就两个关乎此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