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近代教育理论者和教师之间出现制度化的职能分工以来,教育研究一直是教育理论者的特权,教师的职责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事教育实践。教师和教育研究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然而,时代发展要求打破教师和教育研究之间的人为隔阂,让教师从事教育研究。那么教师到底适合从事什么样的研究?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如何研究?这便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取教育行动研究,以上海市一所初中为基地,和教师合作探索教师的教育研究。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教师研究的现实,从现实出发,在分析批判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的教育研究的导向、目的、对象和方式,然后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教师从事的研究是教研、德研和科研双轨制,教师的研究和实践呈二分状态,具体体现为目的上迎合理论和应付考试的二分,对象上教育主题和教育困惑的二分,方式上模仿理论者研究和模仿技术工人操作的二分。其根源在于科技理性对教育的支配。科技理性将教育实践当作制作物品的技术活动,以“物”的观点看教育,忽视和抹煞了教育中人的特性。 实际上,教育实践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接受实践理性的指导。教育实践是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所做出的教育行动,其中隐含了教师的教育知识:它包括教师的教育行动、教育知识和教育情景三个要素,体现了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的职责决定了教师适宜从事教育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和其教育实践是内在一致的,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过程也是其从事教育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教育研究是教育和研究的辩证统一。 教育实践适宜以实践理性为指导决定了教师的教育研究也适宜以实践理性为指导。在实践理性指导下,教师的教育研究的目的应是改进教育实践,从实践出发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包括变革教育行动、形成教育知识和改进教育情景三个方面。教师的教育研究的对象应是教师的教育问题,它是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关注的教育问题,是教师自己的不足导致的教育问题,源于教师的教育行动、教育知识和教育情景三要素的错位。教师的教育研究的方式应是行动、反思和对话,即教师诉诸于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与他人的公开对话,采取行动措施发现并解决自己的教育问题以改进实践。 目前我国教师要从事教育研究,就要在导向上从追求科技理性转向追求实践理性,目的上从迎合理论转向改进实践,对象上从教育主题转向教师的教育问题,方式上从模仿理论者的研究转向行动、反思和对话。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具体策略为通过公开日常教学,让教师从习惯的教育实践中产生教育困惑,从教育困惑中发现并解决教育问题。 最后,论文对教师的教育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方式之关系、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所需的条件及本研究的局限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