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领跑人,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等教育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的愈加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更需要摆在首要位置。目前,作为曾经令人担忧的“80后”一代,已经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主力军。因此,研究“80后”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现状及问题对策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培育新世纪国家合格建设人才具有深刻意义。导论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确认,对“80后”、“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给予了逐层界定。其次,分别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本研究的意义。再次,本文从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80后”人群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和原因、高校辅导员加强思想政治素质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归因、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对策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学术界在本课题的研究概括做了一个梳理。最后,采用文献研读法、理论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生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提升“80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深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高校辅导员发展历程看,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基本力量,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为核心是一以贯之的。从“80后”人群的基本特征看,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背景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上呈现多样化,着力重视和提高“80后”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便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看,重视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80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对于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这一群体在政治立场、工作作风、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具体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80后”这一群体特有成长发展背景的影响;二是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对这一群体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三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为了让高等教育全面有效地成为思想政治的保证,必须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提升“80后”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任。因此,需要科学界定“80后”人群特征,促进积极的舆论导向;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新时期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