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R调控ZBP1介导的细胞死亡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BP1是细胞内的核酸感受器之一,其在甲型流感病毒(IAV)入侵时能识别病毒核酸物质,然后ZBP1与RIP1和RIP3蛋白激酶通过它们共有且保守的RHIM结构域相互作用。在RIP3存在的状况下,ZBP1可以与RIP1、Caspase-8等结合,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也可以通过RIP3引起MLKL介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发生。而在没有RIP3参与的状况下,ZBP1则会与RIP1结合以引起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ZBP1、RIP1和RIP3在这些细胞死亡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其中详细的分子机制仍不太清楚。ZBP1、RIP1和RIP3介导的细胞死亡在剔除受病毒感染的细胞、防止病毒入侵和复制扩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更加完善其中的分子机制,我们在不表达RIP3的293T细胞中,通过CO-IP联合质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手段,发现了一个与ZBP1结合的蛋白PKR激酶。在293T细胞中,利用免疫共沉淀的实验我们证实了 ZBP1与PKR结合。同时,我们发现了 PKR能够促进ZBP1介导的细胞死亡,并具体地论证了 PKR促进ZBP1-RIP1所介导的细胞凋亡ZBP1-RIP3所介导的细胞坏死。另外我们发现PKR也会改变它们在细胞中分布定位,使得ZBP1、RIP1、RIP3不同程度地从易溶的细胞质区域转移到不可溶的其他区域。相关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PKR使得ZBP1在细胞内从弥散分布状态转变形成高密度斑点状颗粒结构,当PKR的关键位点氨基酸突变之后,其对ZBP1的这种诱导作用丧失。ZBP1细胞分布定位的改变正是在细胞裂解物上清中ZBP1蛋白从易溶到不可溶转变的原因。在种点状物结构下,在这种点状物结构下,推测PKR促进了 ZBP1与RIP1的结合以及ZBP1与RIP3的相互结合,增加了细胞死亡。我们初步建立起了 PKR在ZBP1介导死亡过程中的模型,加深了对ZBP1介导的细胞死亡的调控机制的理解,为IAV等病毒的侵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航空磁异常探测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在军事、地质勘探、人道救援、航空导航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磁力仪测
涡轮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主要是将热能转化为动能,涡轮叶片工作在高温、高压、高应力、高速等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涡轮叶片是否可靠对安全生产、飞行至关重要。为了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这种气包括气血、气色、气质、气概、气度、气势等等,意指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底气和骨气。底气筑基、骨气为架,便能
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传统机电制造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如何在萧条的行业发展瓶颈时期将企业的运行绩效、经营利润维持在稳定水平是大多数机电制造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分子电子学和光化学转换中,受体与供体(D-A)之间的距离,以及聚集体结构对光电转换的速率与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识别和超分子组装的原理,设计合成了各
絮凝浮选是回收微细粒赤铁矿的有效方法,虽然微细粒赤铁矿絮凝工艺已有系统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关成果,但絮凝作用形成的絮凝体与真实颗粒的差异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絮凝
[背景]胃肠动力障碍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既往研究认为:主要与Cajal间质细胞(intersitital cells of Cajal,ICC)病变、胃
Cahn-Hilliard方程是为了描述二元合金淬火过程的相分离现象而提出的一类非线性四阶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聚合物建模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由于非线性性,Cahn-Hilliard方程
在对当前磷化氢处理方法不足之处的研究基础上,将环境友好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还原性废气污染物磷化氢的净化吸收研究中,分别开展了三维电极电化学工艺、铁碳微电解工艺、
本文主要研究了 一类“好的”Boussinesq方程的局部适定性.在拟周期初值条件下,通过构造迭代序列,我们证明了这类Boussinesq方程解的Fourier系数呈现指数衰减的特征,且解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