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BP1是细胞内的核酸感受器之一,其在甲型流感病毒(IAV)入侵时能识别病毒核酸物质,然后ZBP1与RIP1和RIP3蛋白激酶通过它们共有且保守的RHIM结构域相互作用。在RIP3存在的状况下,ZBP1可以与RIP1、Caspase-8等结合,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也可以通过RIP3引起MLKL介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发生。而在没有RIP3参与的状况下,ZBP1则会与RIP1结合以引起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ZBP1、RIP1和RIP3在这些细胞死亡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其中详细的分子机制仍不太清楚。ZBP1、RIP1和RIP3介导的细胞死亡在剔除受病毒感染的细胞、防止病毒入侵和复制扩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更加完善其中的分子机制,我们在不表达RIP3的293T细胞中,通过CO-IP联合质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手段,发现了一个与ZBP1结合的蛋白PKR激酶。在293T细胞中,利用免疫共沉淀的实验我们证实了 ZBP1与PKR结合。同时,我们发现了 PKR能够促进ZBP1介导的细胞死亡,并具体地论证了 PKR促进ZBP1-RIP1所介导的细胞凋亡ZBP1-RIP3所介导的细胞坏死。另外我们发现PKR也会改变它们在细胞中分布定位,使得ZBP1、RIP1、RIP3不同程度地从易溶的细胞质区域转移到不可溶的其他区域。相关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PKR使得ZBP1在细胞内从弥散分布状态转变形成高密度斑点状颗粒结构,当PKR的关键位点氨基酸突变之后,其对ZBP1的这种诱导作用丧失。ZBP1细胞分布定位的改变正是在细胞裂解物上清中ZBP1蛋白从易溶到不可溶转变的原因。在种点状物结构下,在这种点状物结构下,推测PKR促进了 ZBP1与RIP1的结合以及ZBP1与RIP3的相互结合,增加了细胞死亡。我们初步建立起了 PKR在ZBP1介导死亡过程中的模型,加深了对ZBP1介导的细胞死亡的调控机制的理解,为IAV等病毒的侵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