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全光偏振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量子调控”与“精密测量物理”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皮秒甚至飞秒光脉冲偏振态进行高速控制的技术。但目前最快的电动偏振控制器的响应时间也只能到纳秒量级,而且还需要复杂的电学控制系统,难于实现皮秒,更不用说飞秒光脉冲偏振态的高速控制。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在全光信号处理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全光比例-积分-微分(OPID)偏振控制新技术,以实现光脉冲的高速全光偏振控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本文围绕全光偏振控制的关键技术:全光比例放大、全光微分、全光积分,以及高速扰偏、控制算法、态密度表征方法等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一种研究偏振态控制的态密度统计方法,相比常用的Stokes分量法,态密度方法不仅能给出偏振态均匀性指标,能甄别出存在偏振盲区的缺陷器件,而且还能准确定位器件的偏振盲区在Poincaré球上的位置。进而自主研制了一套基于压电陶瓷(PZT)挤压型高速扰偏演示实验系统,该系统利用LABVIEW软件控制,可以灵活选择算法以优化扰偏性能。应用态密度法对扰偏系统分析发现,只有两个控制单元的扰偏器无法实现偏振态遍历,存在扰偏盲区;性能良好的扰偏器至少需要三个控制单元。为突出态密度方法的优势,我们选择了商用完好的和有缺陷的扰偏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tokes分量法无法区分两者的扰偏性能,而态密度法却能有效区分,而且能准确指出器件在Poincaré球上的偏振盲区位置及其大小。由此可见,态密度方法在研究偏振控制与分析偏振器件性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基于可编程差分群延时(DGD),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全光飞秒信号处理方法,能实现飞秒脉冲的全光微分和全光积分,不同功能之间可灵活切换,只需调整偏振片角度即可。通过对DGD进行编程,产生合适的微分时延与积分时间窗口,获得了所需的微分与积分脉冲波形,该方法可以实现超短光脉冲的整形。设计并搭建了飞秒脉冲全光信号处理与测试实验平台,完成了400 fs高斯光脉冲的全光微分和全光积分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相对误差小于10%。飞秒脉冲微分波形的测量是一个难点,因为飞秒脉冲在微分后会变得更短、更复杂,无法用示波器直接观察。为此,我们提出了测量飞秒脉冲微分波形的自相关及其反卷积方法,详细观察到了不同DGD下飞秒脉冲的微分波形变化过程。飞秒脉冲全光微分和全光积分的实现,为完成全光偏振控制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3.为构建完备的OPID系统,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阱半导体光放大器(QWSOA)的全光比例放大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小信号输入情况下,其线性比例放大具有高达23 d B的动态范围,满足系统要求。进而集成飞秒全光积分器与全光微分器,组建完成OPID控制系统与测试平台,成功进行了飞秒光脉冲偏振态的高速控制与稳定实验。我们使用General Photonics公司最快的扰偏器(PCD-104)随机扰动飞秒脉冲的偏振态,经过OPID控制系统稳定后,飞秒脉冲的偏振态几乎固定在Poincaré球上一点;利用高速示波器结合检偏器进行测试分析表明,飞秒脉冲的眼图在稳偏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进一步验证了飞秒脉冲偏振态得到了高速有效的控制。以上研究成果特别是OPID偏振控制系统的完成,对超短光脉冲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量子调控”与“精密测量物理”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为满足居民在市域及都市圈便捷出行并发展多层次的轨道交通,近年来各大城市开始规划建设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简称市域快轨)。既有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的站站停运营组织模式,旅行速度低、出行耗时长、服务同质化,不能满足居民差异化的出行需求,所以根据长短途客流特征开行快慢车逐步成为市域快轨运营组织的发展趋势。快慢车运营模式下线路通过能力、越行站位置选择及布局、运行方案编制等均呈现新的特点,不能沿用既有城轨系
学位
迈入“十四五”,数字新基建加快建设,5G融合应用走向纵深,通信行业赋予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然而,新兴技术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海量数据的爆发,作为重要的国家基础服务设施,光纤通信系统的升级扩容迫在眉睫。虽然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偏振复用和相干调制等手段的引入助力光纤传输链路的容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受非线性等效应的制约,单模光纤传输容量的剩余可扩展范围相对有限。空分复用光纤可通过模式复用或
学位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以重点城市为枢纽,覆盖主要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高速铁路枢纽作为路网的关键节点,由于新建线路的引入,其形态逐渐由单站枢纽转变为具有多个独立客运站的多站枢纽。多站枢纽具有多个独立作业的车站,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枢纽内的场站资源成为提高枢纽整体运输能力的关键。本文从资源统筹利用的角度出发,根据枢纽内的线路分布情况及车站各项设施设备的布置情况,
学位
在高速铁路的长期服役过程中,无砟轨道下部路基结构受地下水位变化、土质不均、近场施工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后会导致轨道结构几何形位发生变化,形成线路不平顺,增大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并在无砟轨道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易引起轨道结构出现损伤病害,影响轨道结构的服役状态和使用寿命。然而目前路基不均匀沉降研究在考虑轨道结构塑性损伤本构及界面黏结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准确揭示
学位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发展方向。尽管某些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应用已经开始向产品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深度学习技术全面、深入地向产业界进行转化仍存在诸多限制,其中,深度模型鲁棒性是关键因素之一。深度模型鲁棒性要求模型在常规训练集上具有显著的性能、在噪声数据集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在分布发生偏移的测试数据上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为了全面提高模型在不同视觉测
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效率高、容量大、准时快捷等优点,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体交通方式。高峰时段持续增长的客流需求为轨道交通系统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供给能力不匹配导致的客流拥挤问题日益凸显,这为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带来了隐患。为轨道交通系统探究能够解决客流拥挤问题的客流控制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论文在需求侧客流控制策略优化方面,分别对多级客流控制策略和鲁棒客流控制策略
学位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电子器件的热流密度持续上升。控制电子器件的温度,保证电子器件的高效运行,成为电子器件热管理领域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发展,电子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导致散热模组的安装空间持续减小。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热量疏散,已成为电子设备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所在。受到传热能力的限制,单相换热方法已无法满足高热流电子器件的
学位
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势必对铁路桥梁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而铁路桥梁设计理论发展与设计标准改进每一小步,必将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的一大步。国内多家单位也在进行更接近实际列车的荷载图式研究,例如市域铁路中ZS荷载的提出,使得设计荷载静效应与实际列车十分接近,为配合更接近实际列车的荷载图式,本文进行了与之相匹配的动力系数研究。归纳了国内外规范中动力系数的相关规定,总结了现有动力系数的制定过于依赖实测
学位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目前已建成公路桥梁90余万座,总长度超过7000万延米。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我国在役桥梁结构性能退化,“老龄化”现象日趋凸显,技术状况评定等级为四、五类,即“危桥”的达到约4.3万座,严重影响了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然而,传统的桥梁设计是依据时不变可靠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的,主要关注桥梁建设初期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忽略了桥梁几十年服役期内结构性能退化产生的影响
学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生载流子的提取和传输对于获得高性能的器件至关重要。三维钙钛矿的载流子传输能力较好,限制器件性能的因素之一是传输层的特性,比如其微结构、透过率、电导率、表面能等。钙钛矿下层的传输层不仅决定光生载流子的提取和传输,而且会影响钙钛矿薄膜的生长和结晶,最终影响器件性能。准二维钙钛矿中由于量子阱结构的存在以及多相分布特性,钙钛矿薄膜本身的载流子传输受到限制。为了提升不同体系钙钛矿太阳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