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颅骨矢状缝牵引成骨的体外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建立幼年SD大鼠颅骨器官体外培养的方法,并研究外源性张力对颅骨矢状缝成骨活动的影响。方法取19日龄的SD大鼠颅顶骨矢状缝组织块,进行器官培养。试验组加0.4克力,对照组不施力,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大体情况。培养0.5小时、3小时及6小时结束时,分别在解剖显微镜下取标本的中间矢状缝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CR,RT-PCR)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mRNA及Ⅰ型胶原mRNA的变化情况。最后于培养24小时时收获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检查指标包括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IGF-1、IGF-1受体(IGF-1 receptor,IGF-1R)及Ⅰ型胶原。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骨缝未见明显变化;试验组应用弹力簧进行缝牵引后,骨缝逐渐加宽,未见断裂。组织学观察发现对照组标本骨缝保持正常发育,以成骨细胞为主;试验组标本骨缝明显增宽,缝内成骨细胞活跃,毛细血管增生。逆转录产物经PCR扩增,得到IGF-1为398bp,Ⅰ型胶原为111bp,内参β-肌动蛋白(β-actin)为276bp,符合预计结果。0.5小时、3小时及6小时实验组IGF-1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GF-1、IGF-1R及PCNA阳性染色位于颅缝内成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强于对照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染色位于颅缝内结缔组织、硬脑膜、骨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颅骨骨缝器官可以在体外培养中成功存活并继续生长。外源机械张力可以扩宽骨缝,刺激成骨活动,可显著增加IGF-1的合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的疗
目的对检测血清糖化白蛋白(GSP)的含量的一种新方法--酮胺氧化酶法进行评价.方法分析该方法检测GSP的精密度,灵敏度及准确性,与NBT进行比较并进行回收试验及特异性测定.结果
<正> 随着恶性肿瘤对人类威胁的不断增长,必须加速研制或改进抗癌药物的剂型,借以提高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1977年以来国外已有不少报道,如半透性微型胶囊、类脂小体、微球剂
报道了在高压汽水回路上进行的卧式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内沸腾传热恶化特性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参数范围内出现的传热恶化进行了分类;分析和研究了出现恶化的条件及;给出了传热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探讨性别、单双侧入路、骨密度和骨水泥注射量与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
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灼热痛、阴道不适等,具有反复发作、治愈困难等特点,多发生于卵巢去势或自然绝经后女性。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
目的: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与胰肠吻合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从总体上反映和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语、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之
简述了在飞机大修、改装和维护等工作过程中电缆所出现的一些应引起注意的工艺性问题,并通过一些故障照片加以说明,为飞机维护提供参考。
通过引入等价分布源方法,建立了处理机匣非定常壁面边界条件的数学模型,从而可以计算处理机匣对压力扰动波的影响。同时,将这一计算模块引入稳定性模型中,发展了可以包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