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刺络放血治疗失眠的现代文献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总结高频穴位、中医证型、使用工具、取穴规律等内容,以期归纳刺络放血疗法在失眠治疗中的适用证型及其操作规范,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凡国内发表的研究刺络放血治疗失眠的临床试验、临床观察、临床经验、临床疗效、临床研究、个案报道等均为纳入文献。人工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内书籍,进行相关段落的摘录,根据预设的纳入标准对合格文献建立数据库,并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对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分析。结果:1.取穴选用:共取穴55个,包含十四经腧穴41个、耳穴8个、经外奇穴3个,阿是穴3个。总运用164次,常用频次前五位的腧穴分别是耳尖25次,肝俞18次,心俞14次,大椎12次,期门8次。2.经络取穴选用:取穴主要集中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非经穴应用中,耳穴的应用占到绝大多数,其中又以耳尖穴为最高频次。3.取穴分布:取穴位置主要分布于背部和四肢。取穴分部部位分别为背部16穴,四肢14穴,头颈部6穴,胸腹部4穴,耳穴8穴。背部穴位最常使用的为肝俞18次,四肢部位为中冲穴4次,头颈部为百会穴5次,胸腹部为期门穴8次。4.特定穴的应用:选用个数最多的特定穴是五输穴14个,其次是背俞穴7个和八会穴5个,五输穴中又以荥穴应用最多。特定穴中频次最高的是背俞穴(肝俞18次,心俞14次)、募穴(期门8次)。5.辨证分型:共出现个18证型,总频次79次。其中实证有9个,包含肝火扰心,肝郁化火,痰火(热)扰心,痰热内扰,心肝火旺,肝郁气滞,肝郁血瘀,胆郁痰扰,虚证有5个,包含心脾两虚,心胆气虚,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虚实夹杂有4个,包含心肾不交,胃腑不和,肝郁脾虚,阴虚火旺。高频证型为心肾不交11次、肝火扰心10次、心脾两虚9次。6.治疗技术:刺络放血多结合针刺治疗,其次是结合中药治疗。治疗以单穴应用为主,单穴应用中又以耳尖穴治疗实证为主。常用工具为三棱针,其次是注射器针头。常用的出血量,以中量(10ml以内)和少量(0.5ml)为主。常见的放血频率为每周2-3次、隔日一次。高频疗程以6次一疗程、10次一疗程为主。结论:刺络放血治疗失眠以合并其他疗法为主,单纯应用刺络放血做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疗法并非临床首选;取穴频率最高为耳尖、肝俞、心俞;用穴归经以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为主;用穴类型以特定穴为主,特别是五输穴和背俞穴;用穴分部都以背部和四肢为主。辨证分型采脏腑辨证为主,其中实证有9个,虚证有5个,虚实夹杂有4个。高频证型为心肾不交11次、肝火扰心10次、心脾两虚9次。使用工具以三棱针为主,常用的出血量以中量(10ml以内)为主,放血频率以每周2-3次为主,疗程为6次一疗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