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从社会心理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上海大学生的性别身份。传统的中国隶属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但在当前社会种种变革的影响下,青年人的自身行为表现、自我期望以及对异性的期望都与所谓的性别定向发生了变化。怀着对此问题的兴趣,基于对此方面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她的主要假设:虽然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具有了双性特质,但他们在人数上还是有限的,而且性别定向对他们的影响依然很大。支持它的三个次级假设分别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他们对异性的期望首先会强调传统性别定向特质;在女性的理想自我中,她们期望获得社会支持并认可的男性特质;在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上,女性大于男性。在文献回顾上,作者按照性别身份在中国的演变历程以及在国际上的研究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中国男女性别身份的发展特点和当前国内对此的研究成果,并概括了国际上从生物学、人际沟通和文化角度进行阐释的不同理论,从而为论文的假设做了理论的支撑和铺挚。综合国内外常用性别身份的测试工具,作者得到了一份由80个形容词组成的检测工具,用它来调查上海大学生所具有的性别特征。这个调查共分两轮完成,第一轮问卷调查了上海大学生的性别定向,第二轮通过自我报告的形式调查了他们对真实自我、理想自我以及所欣赏异性的描述。问卷收集以后,作者使用量化与质化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虽然前面提到的几个假设都得到了验证和支持,但男女青年大学生之间在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上并不大,男大学生真实自我的男性指数也不高。最后,作者作了一个简要的跨文化比较,将她在上海大学生人群中调查所得的数据同国外相关学者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上海大学生所持的性别定向与泛文化的性别定向很类似,但是上海大学生的性别定向中还有一些自身文化的特性,反映了中国人的特定价值观;虽然中美两国在文化上都偏向男性化,但是两个国家崇尚的价值,经历的历史和沉淀的文化都不相同,因此在两个国家的青年大学生的性别身份比较上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个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