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内蒙古地区6个肉牛群体利木赞(Lm)、夏洛来(CL)、安格斯(AG)、利木赞与蒙古牛的杂交牛(利蒙LM)、西门塔尔与蒙古牛的杂交牛(西蒙SM)和蒙古牛(M)的遗传结构、遗传变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8个肉牛杂交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与分子遗传距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6个肉牛群体DNA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并获得大量的多态性扩增带。所用80个随机引物中有17个引物的扩增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共产生191个位点,其中109个位点具有多态性,82个位点为公共位点,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57.07%,单个引物获得RAPD带数在2~12条之间,各片段大小在260bp~3500bp之间,所得多态性位点频率的变化范围为23.08%~80.00%。2)用Shannon指数计算6个群体遗传变异及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分布,除蒙古牛群体外其它群体内遗传变异都较大,说明这些群体都有进行选育的潜力,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4254,群体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3402。所研究的肉牛群体遗传变异主要在群体内,蒙古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为贫乏。根据六个群体的RAPD扩增图计算群体遗传距离,结果表明父母本群体之间遗传距离为安格斯和利蒙的最大,其次为安格斯和蒙古牛,安格斯和西蒙,利木赞和西蒙,夏洛来和西蒙,夏洛来和利蒙,利木赞和蒙古牛,夏洛来和蒙古牛的最小。3)实际杂交组合杂种后代的生长性状测定和杂种优势率结果来看,三元杂交组合均大于二元杂交组合,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初生重和6月龄重。杂种优势最大组合是安格斯和西蒙与安格斯和蒙古牛组合最大,其次是利木赞与西蒙和安格斯与利蒙组合。4)群体间遗传距离与肉牛生长性状及杂种优势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分子遗传距离与初生重和12月龄体重呈弱正相关关系,与6月龄体重呈中等正相关关系;遗传距离与初生重杂种优势率和6月龄体重杂种优势率呈弱正相关关系,与12月龄体重杂种优势率呈中等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