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的邻和可区别全染色和邻和可区别列表全染色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G=(V(G),E(G))是一个图,k是一个正整数.G的一个k-全染色是一个映射φ:V(G)∪E(G)→{1,2,..., k},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对G中任意一对相邻的顶点u,v,φ(u)≠φ(v);  (2)对G中任意一对相邻的边e, e’,φ(e)≠φ(e’);  (3)对G中任意的顶点v,和与v关联的边e,φ(u)≠φ(e).  令f(v)表示与顶点v关联的所有边的颜色加上顶点v的颜色的和.图G的一个k-全染色,如果同时满足对G中任意的一条边uv,都有f(u)≠f(v),则称为G的k-邻和可区别全染色,满足这些染色条件的最小的k-值称为G的邻和可区别全色数,记为χ′′tnsd(G).给G的每一个顶点和边z∈ V∪E都分配一个颜色列表Lz,如果对每一个z∈ V∪E,都可以从其对应的列表Lz中选择一种颜色对其进行染色,使得G中存在一个邻和可区别全染色,则称G是邻和可区别L-列表全可染的,如果对G中的每一个列表L={Lz||Lz|≥k,z∈ V∪E},G都是邻和可区别L-列表全可染的,则称最小的k-值为G的邻和可区别全可选择数,记为ch′′tnsd(G).  关于图的邻和可区别全染色,Pils′niak和Woz′niak提出如下猜想:对任意的简单图G,χ′′tnsd(G)≤△(G)+3.这个猜想已经被证明了对于完全图,圈,二分图和子立方图都成立.同时通过比较定义可得:χ′′tnsd(G)≤ch′′tnsd(G),因此很多文章开始研究对任意的平面图G,ch′′tnsd(G)≤△(G)+3是否也成立.  本文主要利用反证法,组合零点定理,权转移方法证明了关于平面图的邻和可区别全染色和邻和可区别列表全染色的两个结论,文章一共分为4章.  第1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相关符号和定义,邻和可区别全染色和邻和可区别列表全染色及其他相关染色的研究现状.  第2章通过分析不含4-圈且?≥9的平面图的结构,证明了:对于△≥9且不含4-圈的平面图,χ′′tnsd(G)≤△(G)+2.  第3章通过分析不含带弦5-圈且?≥8的平面图的结构,证明了:对于?≥8且不含带弦5-圈的平面图, ch′′tnsd(G)≤△(G)+3.  根据χ′′tnsd(G)≤ch′′tnsd(G),因此第三章得到的结论对于邻和可区别全染色同样成立.  第4章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设计了GF(3)上新一类广义自缩序列,输出模型为:如果aκ=1,那么输出aκ-1,,如果a2%=2,那么输出aκ-2+aκ-1,否则放弃输出.分析了这类广义自缩序列的游程分布、最小周期
本文致力于研究具周期边值条件的四阶微分方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通过对两类四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格林函数的表达式及其性质的讨论与研究,我们证明了相应的四阶非线性微分的正周
本文在函数拟合Runge-Kutta方法(FRK方法)一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选取一组新的基础函数,构造出了一种称为三角指数拟合的Runge-Kutta方法(ETFRK方法)。   文章从介绍FRK方法的构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案例作为基础来开展教学.针对无机化学中“缓冲溶液”一章内容与医学生专业知识关联性较为密切这一特点,结合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医学案例来具体实施教学过程,
图论最早起源于18世纪三十年代.Euler在1736年解决了柯尼斯堡七桥问题,由此图论诞生.伴随着图论的兴起和发展,这门新兴的学科,逐渐在化学、信息论、生物学、网络理论、控制论、博弈论及计算机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图染色问题作为图论最经典的问题之一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由著名的四色猜想开始,先后产生了点染色、边染色、全染色、列表染色、频道染色等一系列新的研究方向,在现实生活中染色理论有着广泛的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