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探讨三种不同鼻饲泵注方式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效果分析,从而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鼻饲泵注方式提供指导,以达到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改善患者病情以及降低护理工作量的目的。方法采取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入住ICU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化法分为持续6h间断2h每天分三个时间单元泵入组、持续24h泵入组和间断24h(每泵2h暂停1h每天分八个时间单元)泵入组,三组患者在干预后主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状况、营养情况,次要指标为免疫力、病情状况,观察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并发症发生状况:三组患者的腹泻和便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泵注方式在胃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经两两对比,持续24h泵入组胃潴留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持续6h间断2h泵入组和间断24h泵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持续6h间断2h泵入组和间断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2.营养状况: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第1天和第12天配对情况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鼻饲第12天三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均数较第1天均有所减少。3.免疫力状况: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第1天和第12天配对情况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情状况:干预前后三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鼻饲第1天和第12天APACHE-Ⅱ评分配对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三组鼻饲泵注方式在预防腹泻,便秘方面作用基本相同,但持续6h间断2h泵入法和间断24h泵入法在预防胃潴留的作用优于持续24h泵入法。2.三组鼻饲泵注方式在维持ICU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基本相同,但三组血清蛋白指标均稍有下降,提示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3.三组鼻饲泵注方式均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4.三组鼻饲泵注方式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5.结合ICU三班工作制和正常饮食习惯,持续6h间断2h每天分三个时间单元泵注方式,一方面刚好每班各喂养一次,减轻了每班的护理工作量,另一方面与我们平日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相符。间断24小时泵注方式,分8个时间单元喂养,喂养次数频繁,一方面影响患者的休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持续6h间断2h分三个时间单元鼻饲泵注方式更加适合ICU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