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并未建立完整而系统的发展观体系,但《资本论》文本体系蕴含着很多关于发展的宝贵思想,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生长点。论文对《资本论》文本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展开了对《资本论》发展观的研究。
第一章集中研究了《资本论》发展观的方法论,包括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社会有机体研究方法,以及从后思索的历史追溯法。
第二章总结了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三重起源,商业、世界市场、国家分别在资本主义起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机器大工业提供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引起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张,而科学技术制度的综合创新则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第三章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主要在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马克思在《1857-1858年手稿》中形成了危机论雏形,继而在《资本论》三卷本及《剩余价值学说史》中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进一步阐发,由此构成了内容丰富、逻辑一致的《资本论》危机论全貌;人的发展矛盾主要表现在异化方面,包括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劳动异化、资本关系下的全面异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发展存在的矛盾是生态危机,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时代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问题、资本主义生产的浪费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生态观。
第四章指出《资本论》发展观的核心是对资本矛盾的超越。通过对“资本”范畴和对《资本论》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资本的逻辑就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资本的文明因素决定了资本化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经道路。而资本自身存在运动的极限,这是资本无法克服的矛盾,资本自身的局限决定了资本化发展的历史局限性。从《资本论》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对比角度出发,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未来社会。
第五章是《资本论》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本章以《资本论》发展观的科学预见为尺度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即使当代资本主义表现出相当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没有在社会结构和所有制性质上实现根本改变,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总结依然有效。《资本论》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资本并超越资本的问题,可以在《资本论》发展观中找到解决思路,《资本论》发展观对于深入认识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章集中研究了《资本论》发展观的方法论,包括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社会有机体研究方法,以及从后思索的历史追溯法。
第二章总结了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三重起源,商业、世界市场、国家分别在资本主义起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机器大工业提供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引起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张,而科学技术制度的综合创新则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第三章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主要在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马克思在《1857-1858年手稿》中形成了危机论雏形,继而在《资本论》三卷本及《剩余价值学说史》中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进一步阐发,由此构成了内容丰富、逻辑一致的《资本论》危机论全貌;人的发展矛盾主要表现在异化方面,包括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劳动异化、资本关系下的全面异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发展存在的矛盾是生态危机,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时代的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问题、资本主义生产的浪费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生态观。
第四章指出《资本论》发展观的核心是对资本矛盾的超越。通过对“资本”范畴和对《资本论》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资本的逻辑就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资本的文明因素决定了资本化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经道路。而资本自身存在运动的极限,这是资本无法克服的矛盾,资本自身的局限决定了资本化发展的历史局限性。从《资本论》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对比角度出发,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未来社会。
第五章是《资本论》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本章以《资本论》发展观的科学预见为尺度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即使当代资本主义表现出相当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没有在社会结构和所有制性质上实现根本改变,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总结依然有效。《资本论》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资本并超越资本的问题,可以在《资本论》发展观中找到解决思路,《资本论》发展观对于深入认识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