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几年,随着社交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自己的官方账号发布软文广告,吸引,劝服更多的客户,显示了软文广告不凡的说服力。广告学家廖道政(2002)将软文广告定义为:软广告是指为减少公众的躲避而将明显的、凸显的广告形式通过更隐蔽的方式表达出去,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所隐含内容的一种广告。通过文献搜索来看,尽管传统硬性广告的劝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软文广告的劝说研究却较少涉及。
【机 构】
: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中国矿业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社交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自己的官方账号发布软文广告,吸引,劝服更多的客户,显示了软文广告不凡的说服力。广告学家廖道政(2002)将软文广告定义为:软广告是指为减少公众的躲避而将明显的、凸显的广告形式通过更隐蔽的方式表达出去,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所隐含内容的一种广告。通过文献搜索来看,尽管传统硬性广告的劝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软文广告的劝说研究却较少涉及。因此,本文将研究软文广告的劝说策略,旨在延伸广告语言的研究范围。
评价理论从词汇角度研究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以及如何表明作者价值和联系读者的各种方式,这为广告的劝说策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因此,本文从评价理论出发,以格言类、事件类、故事类共300条软文广告为语料,探索软文广告中评价资源的分布,评价资源分布与广告类型的关系以及所体现的劝说策略。
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在软文广告中,态度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介入资源与级差资源。通过卡方检验发现:除去积极/消极的态度资源和聚焦资源的分布,其它类型资源的分布都与广告类型有关。劝说策略如下:各类软文广告多使用积极资源,创造积极的品牌联想。在格言类软文广告中,社会自尊和强化资源创造激励语言;积极资源和消极资源的对立创造哲理美;收缩资源创造问题-解决模式。在事件类软文广告中,社会许可资源呈现积极品牌形象;量化资源和部分扩展资源实现逻辑诉求,另一部分扩展资源扩大对话空间。在故事类软文广告中,不/快乐资源、反应资源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单声资源降低阅读难度,延长记忆。
其他文献
五四时期,北京大学以《歌谣》周刊为阵地,掀起了征集民间歌谣、研究歌谣的热潮。《歌谣》周刊是歌谣运动的产物,收集有丰富的民间歌谣和歌谣研究资料。歌谣运动是“五四”知识分子新诗民间化探索的有益尝试,现今重新审视这场五四时期的歌谣运动,研究《歌谣》周刊,对于思考民间歌谣与新诗的关系、民间歌谣与现代大众思想启蒙研究都有着较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歌谣》周刊第一册(1922年-1924年,共48期)的儿歌为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中国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民在线交流日益频繁,新浪微博是网民在线交流的重要平台。网民在微博中可以浏览社会新闻,也可以对这些新闻话题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的自由化、低门槛准入等因素渐渐导致微博评论成为网民发泄隋绪的渠道。在微博评论中,经常看到网友们在互怼,这是网民不理性的情绪表达,不利于营造和谐、健康的微博舆论环境。《人民日报》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在广大民众心中具有很高的可
“对话式”土味情话特指以对话形式呈现的土味情话,是一种超常规思维的语言现象。本文立足认知语用视角,对“对话式”土味情话的形成和识解机制进行语言学研究,并对话语的娱乐机制进行阐释。 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关于“对话式”土昧情话的研究现状,并且对本文采用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及研究内容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着重对土味情话的由来、发展、界定、分类、话语特征、交
本论文以徐则臣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徐则臣小说创作的家园书写和归乡叙事问题及其对“70后”一代作家的意义。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和阐述徐则臣小说家园书写的形态及特征。认为徐则臣的家园书写始终围绕着以下三个维度:一是再现以花街为代表的故土如何渐为陌生;二是在以北京为代表的都市讲述中包蕴向往自由和渴盼归乡的双重情愫;三是借描绘以耶路撒冷为代表的异域来象征个人到世界去的探索精神家园的
作为五四时期影响最大、成绩最为显著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展及其成功离不开媒介的力量。而在文学研究会的媒介中,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1921-1922年,《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执编并进行革新,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媒介。文学研究会通过该刊,在新文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时期的《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会的关系,尚未得到集中探讨。由此,本文以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是英国20世纪著名科幻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包括《时间机器》、《隐身人》及《莫罗博士的岛》在内的许多科幻小说,被誉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神食》创作于1904年,讲述了一群因神食而出生的巨人在主流社会中的成长和命运。 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威尔斯的早期作品,但是对《神食》研究甚少。在仔细研读了文本之后,笔者发现巨人因思想和身体上的特殊性,最终沦为边缘人。在
歇后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的语言形式,广泛地被老百姓运用于生活中。它具有俏皮幽默,通俗形象等特点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最典型的特点是它在结构上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学界较常将其称为“前言”与“后语”,而前言在整个歇后语的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谐音类歇后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但是对谐音类歇后语的专项研究却很少。前人较多关注歇后语的句法
依存语法认为,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是二元、非对称且有标记的依存关系。依存距离是依存语法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句中两个有句法关系的词之间的线性距离。大量研究表明,平均依存距离(MDD)这一指标可测量句子线性维度上的句法特征。此外,句子结构的层级性也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但前人的研究并没有将依存距离拓展到层级维度上。因此,本文基于MDD的研究,构建了层级结构计量指标,平均垂直依存距离(MHDD),
约翰·厄普代克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一生发表了大量体裁多样的作品。他素有当代美国的编年史家之誉,其作品以描写美国东部小城镇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和婚姻见长,主要涉及其日常生活琐碎和微妙的心理。然而,虽然厄普代克以其作品倍受赞誉,他也不乏批评者,特别是女性主义批评者,质疑其作品中塑造的单一、卑微的女性形象。他于1984年发表的小说《伊斯特维克的女巫》不仅是对其女性主义批评者的回应,同时也
国家形象是一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地理等方面情况在世界舞台上的整体展示。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尤其是约瑟夫奈“软实力”建构的提出,各国开始格外关注国家形象的主动建构与传播。作为典型的多模态文本,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以2009年国家形象广告片《中国制造》,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