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时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的变化,对比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的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rSO2与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为老年患者行该类手术时麻醉方式的选择及麻醉管理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 选择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择期PKP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排除术前有认知功能障碍及减退的患者),年龄60 ~ 8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I级,性别不限。依据不同麻醉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P组(丙泊酚全麻组):术中丙泊酚输注维持麻醉;S组(七氟烷全麻组):术中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 L组(局麻组):术中利多卡因混合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术前1d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对教育程度高中以上患者再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患者入手术室至麻醉结束入术后恢复室期间持续行rSO2监测,分别记录3组患者入室后仰卧位(T0)、摆体位前仰卧位(T1)、翻身俯卧位后(T2)、手术操作过程中灌注骨水泥1min后(T3)、手术过程中rSO2最低值(T4)、术毕转回平卧位后(T5)、拔除气管导管1 min后(T6,L组缺)、入PACU时(T7)相应时间点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血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rSO2等数值。计算三组rSO2的平均值((rSO2))、rSO2最小值(rSO2min),分析术中rSO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数(rSO2%max)。在术后1d和3d分别随访患者并行MMSE评分。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2分则定义为发生POCD;对教育程度高中以上患者再行MoCA量表评分,若术后评分较术前降低≥3分则定义为发生POCD。 结果: 三组60例患者术后均能完成MMSE评分,仅12例患者能完成MoCA评分,放弃MoCA法判断POCD发生。三组患者术后1d共有11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3d均无认知功能障碍表现。术后1d S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25%(5/20),P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20%(4/20),L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10%(2/2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F=2.581(P=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组与P组比较,t=2.021(P<0.05);L组与S组比较,t=2.453(P<0.05);P组与S组比较t=0.863(P>0.05)。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rSO2比较,T2、T5 时点为患者体位变动,T2时点测得的rSO2较T1时点均下降(P<0.05),T5时点较T2时点均升高(P<0.05)。T4时点为术中rSO2最低值,三组患者T3时点与T4时点的rSO2比较,F=3.06(P=0.052,>0.05),两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T4时点发生多在T3时点之后,且T3、T4时点的MAP比较,F=2.034(P>0.05),推测T3时点骨水泥灌注后的MAP降低引起rSO2相应降低。P组与S组术中各时点MAP比较,t=0.061(P>0.05);各时点HR比较,t=0.05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T1时点开始操作后,作曲线图分析,L组MAP在T1-T5时点高于P组和S组;L组rSO2在T1-T5时点高于P组和S组,且L组术后 MMSE 评分均比 P 组和 S 组高(P<0.05);表明术中 rSO2变化与术后MMSE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三组患者rSO2最低值与基础值的最大下降百分数rSO2%max分别为P组9.2±4.8、S组11.3±5.9、L组6.4±3.5。L组rSO2%max较P组和S组小(P<0.05),推测rSO2降低波动范围越小,对于术后MMSE评分降低影响越小。 结论: PKP 手术过程中患者体位改变及手术操作对于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有一定影响。即使局麻的清醒患者术后MMSE评分也会降低,全身麻醉下行该类手术的患者术后并未发生长时间的认知功能改变。局麻患者围术期脑氧饱和度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改变较小。因此,全身麻醉患者术中采用脑氧饱和度监测,早期积极干预处理rSO2降低将有助于预防POCD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