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肺化痰活血汤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气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观察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益肺化痰活血汤(颗粒剂)对慢阻肺稳定期气虚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所有观察病例均筛选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患者。GOLD分级为Ⅱ-Ⅳ级,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互结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用舒利迭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益肺化痰活血汤(颗粒剂),对照组加用安慰剂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2周,建立患者管理档案,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职业、吸烟史、病程、既往急性加重次数、每次发病持续时间、合并症。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访视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CAT评分、mMRC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事件。治疗前后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在6个月及1年后随访急性加重次数等资料。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入组72例COPD患者,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干预12周后试验组脱落1例,剔除2例;对照组脱落4例,剔除1例。最后有33例试验组患者和31例对照组患者纳入评价分析。基线资料基本均衡具有较好一致性。经12周干预治疗后,试验组(n=33)显效、有效患者26例,总有效率为78.79%。对照组(n=31)有效患者6例,总有效率为19.35%。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都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但试验组显著。肺功能:试验组4个时间点横向比较,FEV1和FVC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且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而对照组4个时间点横向比较,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随干预时间延长,益肺化痰活血汤(颗粒剂)能改善COPD患者气流阻塞,从而改善肺功能。mMRC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且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具有更好的效果。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改善。CAT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CAT评分,但试验组更显著,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更明显。急性加重次数:干预12周时,试验组(n=33)共发生了7人次(21.21%)的急性加重,对照组(n=31)发生了14人次(45.16%)的急性加重。组间比较P=0.04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4周随访时试验组组共发生16人次(54.55%)的急性加重,对照组为26人次(83.87%)。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1)益肺化痰活血汤联合舒利迭能改善中度、重度、极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气虚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发病次数。(2)益肺化痰活血汤治疗中度、重度、极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气虚痰瘀互结型)患者,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戏剧人物画融合了中国戏剧文化和中国国画两种艺术瑰宝,二者都是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一种产物,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戏剧人物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同时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纲要》指出: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改革的主
随着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幼教研究工作者把“学前教学”这一概念引入
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是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当前,民办高职院校面临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微观运行的
《中外美术史》课程是针对普通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理论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此课程授课大
本文通过对《你一生的故事》文本解读,试图在悬疑情节和物理学意义之外,挖掘其内涵的思想深度,扩充科幻小说带来的哲学思考边界.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应是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它能为全体幼儿提供学习的条件及机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提高自由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大胆自信的
教学背景rn我校地处于县城偏远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应用较少,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普遍偏低,我们力争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方法做好常态课堂的教学,以达
“对不起,老师,我们错了,我们曾经说的那些不尊重您的话,是想把您气走,让原来的老师给我们上课,谢谢您对我们的宽容……”学生的纯真之语将我的思绪之门打开。开学时,新接了
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文学作家,而其著作《沙乡年鉴》在自然文学史上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本书曾被描述为生态运动的基准书名之一,也对当时的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