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分析河南省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供餐模式下的实施状况,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更好地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抽取河南省 3个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为样本县,共 34所学校,其中 12所中学、12 所小学为食堂供餐,6 所小学为课间加餐。以教学班为单位对中学7~8年级、小学4~6年级进行整群抽样,每个年级抽2个班,每班不少于35名学生,学生样本量不足随机抽取下个班级或学校进行补充。家长问卷则从每县各抽取 2 所中学、2 所小学,每个年级 1 个班的学生将问卷带回家由家长填写。结合试点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对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1. 营养改善计划落实状况 三个样本县总体食堂供餐率为 82.3%,三个样本县的食堂供餐率分别为 77.7%、68.0%、100.0%;享受食堂供餐的学生知道“定期公示食谱”、“陪餐制度”的比例分别为 53.9%、50.4%,享受课间加餐的学生认为“每天发 3 种及以上的食品”、“老师监管食用营养餐”的比例分别为98.4%、65.8%;能够正确的理解计划内容的学生占 43.7%;缺铁可导致贫血的学生占21.3%,知道“蛋奶肉可补充蛋白质”的学生占41.8%。 2. 学生及其家长对营养餐的满意度 享受课间加餐的学生(84.4%)及其家长(98.6%)对营养餐的总体满意度高于食堂供餐(78.5%、93.1%) (P<0.05);小学学生(87.6%)及其家长(96.1%)对营养餐的总体满意度高于中学(67.0%、90.2%)(P<0.05);C 县学生对营养餐的总体满意度(82.8%)高于 A和 B两县(79.0%、75.3%)(P<0.05)。学生及其家长认为不同供餐模式的好处不同(P<0.01)。 3. 不同供餐模式下学生对营养餐以及食堂的看法 享受食堂供餐的学生浪费“蔬菜类”、 “谷薯类” 、“畜禽类”的比例为 47.4%、36.5%、22.4%,主要与“种类少”、“不好吃”、“吃腻了”有关; 62.3%的享受课间加餐的学生能吃完或大部分营养餐食品,主要与“种类少”、“不好吃”、“吃腻了”有关。享受食堂供餐的学生认为学校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餐厅面积小”(24.0%)、“地面油滑”(21.7%)、“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19.3%)。 4. 学生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四年后,除15岁男生外,7~15岁其他各个年龄段 2016年男生、女生身高均高于 2012年男生、女生的身高(P<0.05);除 7岁、8岁女生以及 15岁男生、女生之外,7~14岁其他各个年龄段 2016 年男生、女生体重均高于 2012 年男生、女生的体重(P<0.05);2016年学生生长迟缓率、轻度消瘦率、中重度消瘦率较2012年有所下降,但超重肥胖率较2012年有所增长(P<0.05)。 结论: 1. 各试点县营养改善计划供餐工作落实状况较好,但学校食堂软硬件设备仍不健全;学生总体营养膳食知识知晓率偏低,对营养改善计划内容的了解不足。 2. 学生及其家长均认为食堂供餐的好处相对于课间加餐明显较多,但对食堂所供餐食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主要与其种类少、不好吃、或吃腻了等问题有关;两种供餐模式均存在浪费现象。 3. 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平均身高、体重有所增长;目前,试点县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