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电影史,文学一直是电影脱离不了的宝贵矿藏和精神支撑。文学和电影之间形成一种成功的友好的联姻模式,由文学改编成的电影在以前、现在以至未来都将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影的改编理论也随着电影史的发展而逐渐更新,以求适应这个日新月异迅速变化着的客观世界。这是电影的本能要求,也是这个世界纷杂多样特征的脚注。电影改编理论经历了从忠实原著到题材理论再到对话理论的变迁,这些变迁中的改编理论始终预设和默认了一种前提,即从电影的角度出发,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被改编成电影的实践可行性,从而使改编变得宽泛,变得大而化之。这一方面虽然使改编变得自由了,但另一方面它仍然面临一些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经典的忠实原著改编理论在面对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显得乏力、陌生而有隔阂,历史的经验证明,一流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之后很难保持其一流的特质,而事实上电影史上许多一流的电影都是从二流小说改编而来的。这就为忠实改编提出了一个前提性的疑问,是不是某些文学作品不具备被改编成电影的先天特质?本文认为的确是这样的,某些一流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是一种精神形象,这类精神形象就具有某种不可改编性。本文以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而改编的电影《阿Q正传》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解剖分析,对比研究,通过详细具体的个案分析指出名著改编,特别是《阿Q正传》这样表现域极广、穿透力极强的文本所塑造的精神形象在影像化改编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困难所在,本文在详细比照小说和电影的同时兼论《阿Q正传》这样的小说为什么无法改编成功,本文认为原因在于阿Q作为精神形象,具有某种不可改编性。阿Q只能是文学的阿Q,除此,别无可替代的形式。本文在结构安排中,首先梳理了电影理论中的改编理论,从忠实理论、题材理论和对话理论的变迁中得出,“不可改编性”理论的薄弱和不明显。进而在第二部分,以鲁迅《阿Q正传》的改编为例,通过对完成版的电影《阿Q正传》做的详实文字记录和原著比照,包括:(1)“序言”部分小说和电影不同的基调奠定;(2)“优胜记略”部分中删减和改动的选择,造成“精神胜利法”这一抽象的国民性格特征过于具体、单一,没有发散性和延展性,失去原著的韵味和力度;(3)恋爱悲剧和及其结果,指出阶级对立矛盾观念的陈腐;(4)革命和不准革命,将一场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表现的过于忠实原著从而变得小气,失去了历史的浑厚深刻;(5)大团圆,将个人的小悲剧与民族的大悲剧混淆、颠倒,通过比照得出电影《阿Q正传》并没有传达出原著的精神内涵,反而是对原著精神的减损和改变,是失败的改编。第三部分,综述《阿Q正传》改编的所得和失误,着重论述失败的原因,指出阿Q作为精神形象具有某种不可改编性的实质,最后在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精神形象的界定和分析精神形象的特征,指出精神形象的某种不可改编性。并且指出“精神形象的某种不可改编性”是对改编理论的一种必要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