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生产技术的变革引起美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使美国向后工业社会转变。在这个转变中,美国各界能够正视生产技术变革对劳动力市场的消极影响和富裕中的贫困问题,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国会和联邦政府制定并调整了就业与培训政策,使其实现了从60年代初解决结构性失业、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微观经济政策向1964年后以就业和培训为手段、以消除社会贫困为终极目标的福利性社会政策的转变。本文利用美国大量政府文献和研究机构、学者的研究资料,全面回顾和考察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政策起源、法案制定和调整、计划实施和成效。纵观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政策,不管其宗旨、性质如何变化,在政策实施中,体现了满足特定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需要、尽可能多地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摆脱贫困的途径和提升劳动力素质的目标。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美学术界对联邦就业与培训政策的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笔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借鉴意义。正文共五章。第一章追溯了二战后美国社会转型与失业、贫困问题的突显,揭示了社会福利制度的不足之处。第二章考察了联邦就业与培训政策的起源和二战后社会各界围绕政府政策进行的探讨、政府决策圈的辩论,包括围绕《1946年就业法》、减税和失业问题的政策辩论和社会各界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自动化等问题的探讨。第三章探讨了针对结构性失业的就业与培训政策制定的过程、实施和局部调整,包括《1961年地区再开发法》和《1962年人力开发与培训法》的制定、实施及对政策的局部调整。第四章剖析“向贫困开战”时期就业与培训政策由微观经济政策向福利性社会政策的转变,包括政策转变的原因、《1964年经济机会法》的制定、对1962年人力开发与培训法的修正和影响政策转变的机构性因素。第五章考察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计划的实施与成效,涉及联邦一级的管理、地方实施项目的方式和具体计划和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等方面。结论部分概括了论文的主要论点,总结了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就业与培训政策的性质、政策目标和政策制定、实施和调整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及影响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