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民币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持续而猛烈的升值过程,浙江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对外贸易理应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但实际上自2005年人民币升值以来直至2008年7月,浙江外贸流量都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在2008年7月以后才开始迅猛地回调。为了探明近年汇率变动与浙江外贸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弹性分析理论、不完全传递理论等基础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融合的分析方法,结合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汇率变动对浙江外贸流量的影响和对浙江外贸结构的影响,并在实证的基础上做出总结,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方法为:首先,综述了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的相关理论,回顾了前人的实证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诠释和补充,做出了小结;其次,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程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2005年以来人民币的升值进程,并就近年人民币升值对浙江外贸流量的影响做出了统计分析;然后,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就汇率变动对浙江外贸流量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接下来,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基础上,运用Johansen协整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汇率变动与浙江外贸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包括进、出口需求弹性分析,“马歇尔-勒纳条件”分析,J曲线效应分析,进出口联动效应分析等。各方面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变动与浙江外贸流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J曲线效应明显,进口流量和出口流量之间存在很强的联动效应,但外贸流量与汇率变动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且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人民币升值不会显著恶化外贸流量,表明汇率变动不是影响外贸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和浙江经济的特点,笔者认为浙江外贸流量不受汇率变动因素显著影响的缘由与浙江外贸结构特色有关,而近期的回调变动多受国内外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冲击导致。另外,为更全面地了解汇率变动对浙江外贸的影响,本文在深刻分析了外贸流量的变动原因之后,就汇率变动对浙江外贸结构的影响也做出了简明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不仅有利于出口流量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提高,还有利于进口流量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对于以一般贸易为主体并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而言,汇率变动有助于外贸结构的优化。最后,在融合以上两方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浙江外贸的实际情况展开思考,分析了实证数据的经济意义,并就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浙江外贸的影响做出了简要的总结和评价,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正确看待人民币升值问题,以增加进口带动出口复苏,拓展贸易空间以降低汇率变动风险,继续优化外贸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