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足内侧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运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其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内侧的主要血管分布及其吻合,大隐静脉,隐神经足内侧段及其营养血管进行显微解剖(放大5倍),观察他们的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从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运用远端蒂足内侧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端创面6例。结果: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在足内侧有一明显的主干,轴线为内踝最高点与第一趾骨头的连线,平均外径为(5.21±0.27)mm。足内侧皮神经是隐神经跨内踝前面进入足内侧的终末支,踝间线处的外径为(2.10±0.25)mm,伴大隐静脉及属支沿足内侧缘向前行走达跖趾关节,发出1-3条分支。足内侧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近端来自内踝前动脉较为恒定,外径较大的穿支有:①踝间线远端(2.27±0.43)cm,经胫骨前肌腱内侧、伸肌下支持带上、下束间穿出,外径(0.72±0.04)mm,穿出深筋膜的长度为(7.3±0.6)mm,出现率为95%;②踝间线远端(3.02±0.39)cm,经胫骨前肌腱与趾伸肌腱穿出,外径(0.57±0.06)mm,穿出深筋膜的长度为(7.4±1.2)mm,出现率为94%;③远端来自交通支最为恒定,外径较大的穿支于踇展肌与第一跖骨内侧缘之间穿出深筋膜,距第一跖趾并节近端(1.97±0.23)cm,直径(0.50±0.03)mm,穿出深筋膜的长度为(6.5±0.5)mm,出现率为100%。临床运用于6位患者中,病例1皮瓣供区出现大小约2cm×3cm植皮区未存活,经换药后痊愈。病例2与3术后24小时颜色较暗,皮肤张力较高,出现张力性小水泡,给予活血扶正汤,3天后皮瓣颜色正常,皮瓣存活。其余病例皮瓣及植皮处完全存活,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足内侧大隐静脉—隐神经内部及其周围存在着纵行的血管网,这些血管在营养大隐静脉及隐神经的同时也营养邻近皮肤。临床上可以设计足内侧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来修复足前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其具有血供可靠,质地和厚薄与中前足相近,可邻近转移,术程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是复中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