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是当前储层研究的热点,这既是建筑结构应用研究的必然趋势,又是剩余油开发的迫切要求。本文提出了以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为主要技术的储层建筑结构的研究方法,并应用于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建筑结构的研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流动单元类型进行了划分,并预测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侧积砂坝内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阐明了建筑结构对河流相储层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成因相分析是建筑结构研究的基础,研究表明,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发育Fm、Fl、Sp、Sh、Sl、St等9种岩相类型,可识别出侧积砂坝、天然堤、废弃河道、决口扇和泛滥平原5种成因相,其中以侧积砂坝为主。层次分析表明,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具有4个层次:单一河流的沉积体系→沉积亚相→成因相→侧积体。本文提出了以现代河流沉积学理论为基础、以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为技术手段的储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的建筑结构进行研究。侧积砂坝构成了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的建筑结构的主体,废弃河道紧挨着侧积砂坝分布或残存于侧积砂坝的内部,天然堤平行于侧积砂坝分布,决口扇与侧积砂坝相连、呈扇形分布。建筑结构控制了河流相储层的分布及物性发育规律。
优选了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净毛比等9个评价参数,利用权重系数和隶属函数等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出流动单元综合评价指数,并以此确定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发育4种流动单元类型:E、G、M和P类;在储层建筑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流动单元以G类和E类为主,E类分布在侧积砂坝内,G类分布在侧积砂坝的边缘和废弃河道内。
以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侧积砂坝为蓝本,建立了侧积砂坝的概念模型,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侧积砂坝内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研究表明,建筑结构控制了河流相储层剩余油的分布,侧积砂坝是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最重要的挖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