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増速减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时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加入能源环境约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真实可靠地反映绿色工业的综合实力,体现“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本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出2004-2016年各省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并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选择工业能源结构、政府环境规制、外资利用程度、要素禀赋结构、工业企业产权结构、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和工业科技投入,分别对其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分析。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考虑环境约束下的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3.8%的年均速度上升。三大地带中仅东部地带维持逐年增长的状态,但中部地带年均增长率最高。在六大区域中,华东、西南和华北地区年均增长较快,东北地区的变动幅度最大。从空间分布上看,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的区域倾向于聚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自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水平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三大地带中,除了东部地带技术效率缓慢上升外,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技术效率均下降。第二,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省际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各项影响因素可得:(1)从直接效应上看,要素禀赋结构(资本深化)以及工业科技投入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工业能源结构(煤炭消费占比)、政府环境规制、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影响显著为负;外资利用程度以及工业企业产权结构的影响不显著。(2)从间接效应上看,政府环境规制对周边其他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工业能源结构、要素禀赋结构以及工业企业产权结构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其余变量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为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当建立一套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工业考核评价体系。其次,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第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环境规制体系。第四,促进企业在工业技术研发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