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成本与分担已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决策者及受教育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有效地缓解了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供需矛盾,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上,个人所占比例上涨较快,使得农村家庭和城市贫困家庭无力承受过高的学费,导致产生教育不公平现象。本文在参阅国内外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牢牢立足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在准公共产品及相关理论基础上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问题进行了研究。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特别是分担比例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和热点问题,也是理论界一直没有定论、实践中争议最大的难点问题。本篇论文试图应用准公共产品理论架构及相关理论工具分析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相关问题,重点放在影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因素和政府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对策。研究成果可成为政府制定高等教育财政、收费政策,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对高等教育投资调控,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和谐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准公共产品理论和有关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别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成本概念、教育成本概念和高等教育成本概念作了分类和归纳,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阐述和明确的界定,为顺利开展下面章节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必要的基础准备。
第二部分为国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状况与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历史演变。本章节主要对国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进行了对照比较,分析了国内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演变过程,力求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对中国高等教育分担比例进行研究,以试图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模式。
第三部分为影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的因素及数理分析。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供需关系、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承担能力、国家教育体制和政策对成本分担的影响。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表明,国家在具有教育成本分担决定权的条件下,使得处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被动地位的个人(家庭)分担比例偏高。
第四部分通过以上章节分析得出的结论,本章节认为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主要责任承担者——政府,应理性的进行责任定位。在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上,从政府职能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确立政府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主导地位,从强化法律约束机制;改革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建立教育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投放倾斜政策等来进行探讨。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源竞争和人才竞争,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赢得人才竞争优势的基本前提。中国正处在转轨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还处于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机制不断博弈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进入作为“产业”有效运用市场机制还显得经验不足,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收费涉及的群体十分广泛,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治理乱收费,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进一步健康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创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是维护公共利益,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因此,开展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