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盟意识是东南亚10国40多年来通过相互合作而形成的一种维护本地区国家共同利益的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的精神。东盟意识的塑造是由东盟各国之间的互动建构而成的,是由东盟各个国家通过交往形成的一种信仰意识结构。东盟一直强调培养东盟人民地区意识的重要性,尤其要从青少年开始。多年来,东盟一直实施各种政策和措施,在教育、文化、社会活动等各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源,希望培养和提升青年人的东盟意识。青年人作为东盟未来的栋梁,其是否具有东盟意识将对地区建设和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意识也将有助于增强东盟的社会发展动力,以更好地解决东盟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2007年新加坡学者和泰国学者在东盟10国大学进行了东盟意识调查,但至今已经过去了5年,东盟青少年的东盟意识是否有所提升,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广州东盟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东盟留学生的东盟意识现状。笔者参照2007年新加坡和泰国学者的调查问卷,从对东盟的态度、对东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东盟地区及国家的定位、一体化的愿景与行动等维度来测量在广州高校留学的东盟国家留学生的东盟意识。问卷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东盟留学生具有一定的东盟意识,65.2%的留学生认同自己是东盟人,但是其程度不高,而且不同国籍的留学生对东盟的看法也存在差异。其中,来自中南半岛国家的留学生对东盟的态度也比来自东南亚海岛国家的留学生对东盟的态度更为热情。同时,东盟留学生的东盟意识程度还受到其相互交往程度的影响,越是认识东盟其他成员国朋友的人其东盟意识就越强。另外,主动关注东盟信息的东盟留学生其东盟意识也较强。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东盟共同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凝聚青年人为共同体的建设努力。东盟还需缩小成员国的发展差距,让东盟各国人民都能享受到东盟共同体建设所带来的实惠。而对于中国来说,了解东盟青年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民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