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生物靶向药物治疗在癌症治疗体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主要是利用纳米材料的靶向运输功能将药物输送到病灶部位,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研究发现病变组织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存活于不同的生理环境中,主要表现在其微环境的pH值不同。因此,利用pH响应性进行药物缓释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生物相亲性较好的磁性二氧化硅作为基体材料,分别制备出了分散较好,粒径均匀的实心型和介孔型pH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并对这两种体系的载药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采用了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出了表面带有不同官能团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水热法制备出的纳米粒子分散性较好,表现出较好的亲水性。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分散性相对较差,表现出较好的亲油性。所有纳米粒子都具有合适的粒径和良好的磁响应。综合考虑采用粒径较小的油性Fe3O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后续反应磁核。2.实验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二氧化硅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粒子(Fe3O4@SiO2)。通过硅烷偶联剂的修饰,以及一系列的有机反应,使复合粒子表面带有大量的酰肼键,能够和药物形成pH敏感性的腙键。此方法制备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粒径大约在100 nm左右,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可以作为合适的靶向药物载体。3.实验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的Fe3O4磁性介孔纳米材料(Fe3O4@mSiO2)。随后在表面包覆上勃姆石(AlOOH),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用硝酸铵作为沉淀剂,在介孔材料表面形成上pH敏感性的双金属氢氧化物(LDH)。所制备出的载药体系粒径大约为100 nm左右,且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也可以作为合适的药物载体。4.阿霉素通过和载体形成腙键负载在了载体上,甲氨蝶呤则通过分子运动和离子交换作用储存在二氧化硅的孔洞和LDH的片层之中,形成pH敏感型磁靶向载药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载药体系都能够负载上适量的抗癌药物,同时还表现出了较好的pH敏感性和磁靶向性,能有效的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