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法学中的义务概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zhib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概念无论是在道德哲学或政治哲学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在分析法学中更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它牵系着奥斯丁与哈特这两大法学家各自关于法律概念的核心。本文将从义务的概念这一角度着手来解读分析法学从奥斯丁到哈特的大致转变,拟就分析法学,特别是奥斯丁与哈特对法律义务的含义、法律义务的表现形态、法律义务产生的根源以及人们为什么要履行法律义务等问题(即服从法律的义务的概念),予以学说上的梳理,以期深化对法律义务的探讨与对于分析法学与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解。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奥斯丁与哈特两位分析法学大师的学说。具体到到两者关于义务的论述,就奥斯丁而言,他是用“命令”、“制裁”这两个术语来解释义务的概念的。“命令、义务、制裁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术语,每一个术语就像另外两个术语一样,具有同样的意思。”而就哈特的学说而言,哈特是从批评奥斯丁的法律命令理论出发,开立出在当今法学理论界独当一面的新分析法学的。首先,哈特认为奥斯丁的理论未能区分出“被强迫”与“有义务”这两者,将国家的法律体系等同于一个强盗情境的放大,因而,是完全的失败。在此批评的基础上,哈特提出了自己的有关法律的概念。其次,哈特认为,法律义务既非如奥斯丁所揭示的习惯性服从的强制秩序这么一个法律体系所能解释,也不可从道德义务中推衍。最后,在哈特看来,任何有关义务的表述必预设了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则的存在,这一社会规则涵括了发生义务的条件。而人们是从一种内在角度出发来认识社会规则也即法律的。法律到底是一种规则还是一种命令,是法律实证主义内部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争点。哈特对奥斯丁的命令论的批判也成为法律思想史上的著名公案。哈特试图以法律的规则学说取代奥斯丁的法律命令理论,这一理论努力的背后所隐含的正是法律实证主义的某些深刻且基本的问题意识。本文通过对奥斯丁与哈特双方文本中对义务概念相关阐述的细致解读,一则对实证主义两大法学家就法律义务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理论总结,一则对哈特对奥斯丁的理论批判这一学术公案试图作一澄清。奥斯丁与哈特各自的法律义务概念都是在其各自学术体系中的逻辑组成部分,而无论是奥斯丁的命令论还是哈特的规则观,在笔者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因为他们都是在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不同的自然法批判对象,而担负着不同的理论任务,他们都从不同的视角廓清了对法律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从奥斯丁到哈特这些学者对法律认识的不断探讨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必须承认认识法律的方法也即法律观念的多样性,并应在学术上不断地寻求法律的性质以及它的社会背景的某种程度的透彻理解。
其他文献
学术道德失范是研究生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界定了学术道德失范的概念,描述 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行为表现,分析了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教育根源.讨论了整治
甲骨罩事刻辭,指刻在巍甲獸骨上的關於一切军事活勤的文辭,包括封戟争淮浦、侦察、造攻、防禦、凯旋等吉凶祸福的占卜记缘。“国之大事,在祀舆戎”甲骨文的主體之一便是“戎
本文选题基于当前幼儿教育中蒙学读物教育实践活动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的教育现实,以及学界对“读经”问题热烈争论的研究背景,试图通过质性的研究方
古人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不管是已经过去三年的汶川大地震,还是就在眼前的日本大地震,每面临一次灾难,我们都深感生命的脆弱,也更深刻的领悟生命的珍贵。然而,随着社会
通过林书豪现象,从跨文化的视角对中美两国大学生成长的文化因素进行比较,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以期为我国青年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提供借鉴。
对几种不同产地的琉璃苣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测定指标主要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脂肪酸组成、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结果表明,琉璃苣种子营养丰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及破案小说的影响,使得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目前的犯罪现场已经很难找到明显的犯罪痕迹,传统的物证已经很难满足破
在语文高考试题中,病句修改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类题目,也是学生易失误之处。对此,本文作者分析了高中语文中几种常见的易于"致病"的关键点,以帮助学生辨识病句修
<正>关于儿童与自然的疏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的。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渐渐远离了山川、森林、溪流和原野,成为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动物
采用正确的方法对秸秆制粒机进行调试与维护,对保证制粒机的顺利运行具有极大作用,并能增加制粒机的使用寿命。文章结合一项工程实例,从开停机、磨合、水分调整、间隙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