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兔颈总动脉不稳定斑块模型,探索MSCT及MRI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及不稳定斑块的特征;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一.动物实验
1.模型的建立: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A组12只,B组12只。A、B两组均给予右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加高脂饲料喂养10周,于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8周后,对A组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处转染重组人p53腺病毒载体。10周末,处死动物前24小时、48小时给予鲁塞尔蝰蛇毒及组胺进行两次药物触发,以促使斑块发生破裂。
2.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各组兔分别于实验开始及10周末处死动物前,于清晨空腹称重后,经耳缘静脉采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
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检测:在第一次药物触发前对所有实验兔进行MS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血管狭窄及斑块检测的能力。同时,测量所有斑块的CT值,测量斑块MRI增强前信号强度和增强后信号强度,计算斑块强化率(ER),对比研究不稳定斑块的影像学特征。
4.病理学检查:10周末完成影像学检查及药物触发后,处死实验兔,观察颈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测量斑块距颈总动脉起始部的距离,并作相应的记录。对标本作脏染色和VG染色,观察斑块的形态学特点,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斑块纤维帽和内中膜厚度,证明斑块的不稳定性。
二.临床研究
十六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27名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以5%间隔回顾性重建30%~80%时相的图像,根据心率分为两组(组I:心率<70次/分;组II:心率≥70次/分),分别评价不同心率、不同时相的图像质量。对所发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CT值的测量。
结论:
1.新西兰大白兔可作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良好动物模型,通过野生型p53基因的转染可降低斑块纤维帽的厚度,促使斑块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建立与人类相似的不稳定斑块动物模型。
2.MSCT及高分辨MRI能够灵敏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准确的评价血管狭窄情况,较低的CT值及MRI增强后明显强化有助于不稳定斑块的诊断。
3.16层螺旋CT通过准确选择重建时相,将心率控制于70次/分以下能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CT图像,并且通过CT值的测量能够初步区分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