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建筑群微气候的测试与评价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城市建筑群微气候的研究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节约建筑能耗,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有重要的意义。自然通风在改善建筑群微气候环境方面具有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是改善居住环境舒适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山地城市的建设模式沿用北方平原城市建设模式的较多,而忽略了山地城市无法克服的复杂的山地垂直地形地貌,冬冷夏热,湿度大,静风率高是山地城市的主要气候特征。 基于CFD技术的研究成果,使山地城市的建筑群微气候的研究从以往的定性分析进入到定量分析。由于室外温度所受的影响因素较复杂,且室外边界条件的确定也很难具有客观性,采用CFD技术多对室外风场进行研究比较。有实验表明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条件下,改变建筑形状(长度、宽度、高度及组合排列)对建筑群温度环境的影响并不大。因此本课题模拟对比的是山地城市建筑群不同的布局、形式、间距对风环境的影响,但由于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所以对风环境的模拟在很大程度上能客观得反映其建筑群微气候状况。 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室外热环境的优势,分析并整理几种用于室外热环境模拟的数学模型,并给出PHOENICS用于室外热环境模拟的基础方程、算法及求解方式。 其次,通过对重庆大学B区校园片区建筑群进行夏季的微气候实测,得到了夏季校园东村住宅区建筑群的温湿度场及风场一般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区域内不同下垫面(草地、泥地、混凝土)对微气候的影响。 第三,对沙坪坝学林雅园小区的四个区域的建筑群进行了微气候实测,从温湿度场、风场、建筑阴影等方面分析了小区内各种建筑模式和布局对小区微气候的影响。其次对不同下垫面的表面温度变化进行了实测对比,总结出不同下垫面(水体、草地、泥地、木板、混凝土、地砖)的热工特性。 最后,用计算机模拟对比了夏季北方地区的建筑小区在重庆地区气候条件下微气候状况,从建筑气候学的角度分析其利弊,模拟了重庆地区夏季建筑群室外风环境情况,并比较了不同的建筑布局、建筑形式以及间距对风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有利于优化建筑群微气候的规划布局的合理建议。
其他文献
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Aggregate Concrete,RAC)简称再生混凝土(Recycled Concrete),它是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
结构损伤识别利用传感器测试数据,通过反演计算对结构损伤的有无、部位和程度进行识别,是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中重要的一环。在将损伤识别应用于实际结构时,受荷载作用、环
多层建筑在投入运营后,常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病害,究其原因,既与结构设计、施工等因素有关,还与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建筑浅基础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模式,对不同
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烈地震反复作用下,柱端或多或少会出铰,并可能在柱端塑性铰区出现纵筋屈曲现象。纵筋屈曲会导致柱承载力降低,加速结构损伤。
针对目前我国中水回用的现状,在硅藻土过滤技术(DEF)的基础上,首次将PDF(PAC-DE)即硅藻土与粉末活性炭联用预涂膜过滤技术应用于洗浴废水的处理中。本课题将学校公共浴室的洗浴
筒仓必须具备很高的气密性才能满足粮食的储存要求。粮食具有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对筒仓仓壁产生侧压力和竖向摩擦力,使仓壁中产生环向拉应力。普通钢筋混凝土筒仓仓壁在此拉应
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分析是有关船舶安全性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结构破坏几乎总是非线性的-几何非线性或者材料非线性,而且两种形式的非线性还可能同时发生,并且船体截面的组成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氯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评估基础理论研究”和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防腐体系对跨海高性能混凝土桥梁使用寿命组合效应的
随着再生水进入流通市场被广泛利用,再生水的规模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何保障再生水能够被安全利用的问题日益凸现。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再生水安全管理体制是我国加强水
有限棱柱法将Fourier级数与有限单元组合起来构造常截面三维有限棱柱单元,由于该方法运用Fourier级数具有解耦特性,因而可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二维问题求解。本文给出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