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关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技术和疗效不断报道,虽然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能取得优于后路手术的神经功能恢复,但是多节段切除重建的难度大、并发症多。对于骨化物较局限的患者,选择行改良的椎体次全切除术,即在切除骨化物的同时保留部分未受累的正常椎体,可缩短颈椎重建的范围,但是关于其术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试图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改良的椎体次全切除术(1.5椎体切除重建),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术(2椎体切除重建),对术后即刻颈椎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开展改良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4只成年雄性山羊C2-T1颈椎标本,随机分为四组,进行标本制备:6例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颈椎组),6例制备短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压迫模型(OPLL组),6例行改良的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重建(1.5椎体切除组),6例行传统的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重建(2椎体切除组)。完成标本的制备后,应用Bose ElectroForce 3520-AT生物力学机对各组标本加载100N生理载荷,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运动,模拟颈椎的主要生理活动,分别进行应力、轴向刚度及扭转力学测定。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Student-Newman-Keuls对四组颈椎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经椎体及椎间隙向椎体后壁注射骨水泥的方法,可制备模拟C4-5节段OPLL的离体动物模型。1.5椎体切除组及2椎体切除组在各个运动工况下,应变均明显小于OPLL组和正常组颈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椎体组在各个工况下,应变均小于2椎体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5椎体切除组及2椎体切除组在各个运动工况下,轴向刚度均明显大于OPLL组和正常组颈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椎体组在各个运动工况下,轴向刚度均大于2椎体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opll模型组与正常颈椎组在各个工况下,应变及轴向刚度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颈椎扭转稳定性最强;1.5椎体切除组扭转强度和扭转刚度优于2椎体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1.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术,能明显提高颈椎术后应变和轴向刚度,同时能获得优于传统的2椎体次全切除重建的抗扭转稳定性。第二部分前路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技巧研究目的: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the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虽然能取得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但是对椎管狭窄率(occupyingratio,or)大于50%的严重opll而言,前路减压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相关并发症多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依据术前ct行骨化物切除单元评定的可行性,评估应用“舌瓣样”减压技巧治疗严重opll的手术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课题组应用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corpectomyandfusion;accf)治疗22例严重opll患者。术前评估影像学特点,根据ct平扫重建划分骨化物切除单元。术中在保证减压宽度的同时应用“舌瓣样”撬拨技巧切除骨化物。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椎管狭窄率、融合节段高度(fusedsegmentheight,fsh)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完成平均2年随访,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6.5岁。16例患者行单椎体及相邻部分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术,6例患者行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术。joa评分由术前的8.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2.2%。or由术前的60.2%下降至术后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术后即刻较术前增加2.2mm,末次随访较术后即刻丢失2.7mm。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暂神经功能障碍,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经积极治疗均有效恢复。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并“舌瓣样”减压技巧可以比较安全的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能获得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对颈椎正常结构的破坏,可用于治疗基底封闭型骨化物,但是脑脊液漏是术后常见并发症。第三部分改良与传统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中期疗效分析目的:回顾性比较改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指标、并发症情况,旨在明确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中期疗效,评估改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应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颈椎opll患者,依术式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5例患者应用改良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选择性切除受骨化累及的部分椎体(3个切除单元),b组20例患者应用传统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次全切除骨化物受累的全部椎体(4个切除单元)。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等围手术期指标,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颈部vas评分,对比椎管狭窄率(occupyingratio,or)、融合节段高度(fusedsegmentheight,fsh)、颈椎曲度、融合率等影像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平均随访5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or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住院天数较少(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b组患者颈椎活动度丢失更明显(17.0°vs10.5°),vas评分更高(p<0.05)。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fsh丢失较明显,钛网下沉发生率较高(p<0.05),但是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颈椎曲度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脊液漏、临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能获得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行保留部分椎体的改良椎体次全切除术,在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出血量,保留了颈椎较多的活动度;术后钛网下沉会造成融合节段高度丢失,但不影响颈椎曲度和临床疗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opll时,可以根据骨化物特点适当缩小减压范围,但需考虑术者的技术特点和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