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多不一样的微体验。在教学领域,微课、微课程正在蓬勃兴起,它们对教学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将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时代的网络化和碎片化带来了时间碎化、知识冗余等问题,而教学改革亟需借助新媒体、新资源来革新教学,因此,系统研究当今时代的教育“新宠”——微课程,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助力个性化学习,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模式的转换,开辟新的路径。为此,本研究从明确定义、现状分析、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学应用等方面对微课程进行研究,并结合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两门专业课程,试图开发出适用性较强的微课程及其设计模式和应用模式,为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范例。首先,本研究在梳理、汇总七种代表性微课程(微课)定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和分析了本研究所认可的微课程定义,澄清了微课程与微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其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近5年微课程的文献进行统计,并针对设计、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微课程在我国的发展虽呈上升趋势,但在设计、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和充足,基于理论提出的设计、开发原则较少,更有效的“本土化”应用方式还有待探索,还需要根据具体专业、学科和课程的要求,结合某门课程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综合研究。接着,依据对微课程定义的理解,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习科学与技术》、《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设计了微课程框架体系;构建了微课教学设计模式;选取四个典型微课个案,对其创作过程展开具体剖析;并提炼了微课设计与开发的六大流程和五大原则;同时整合汇总了几大类辅助性教学资源。随后,以微课《如何构思微课》和《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为例,分别采用“在课中引入微课”和“在课前引入微课”的方式展开教学,并从学生的调查问卷反馈、微课作品质量、微课学习总结、后续参赛积极性和比赛成绩,以及微课的推广应用这五个方面分析了微课及微课程的应用效果。从微课的创作过程及所获得的奖项、成果和社会反响来看,可得出两点结论:这些微课体现了恰当的教学设计理论、流程、原则和模式。创作微课需要进行精心设计,要依据恰当的理论、原则和模式,对微课程(微课)的认识水平决定了创作的质量。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因此,最后总结了研究结论,提出了研究特色,指出了不足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正> 一、低熔点合金在冲压工艺中的应用目前冲压工艺中简易冲模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利用可回收的模具材料,例如采用低熔点合金、聚氨酯橡胶等等。采用这种材料可使模具的型腔制
本文阐述了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并反思了内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探索了应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是以提升员工归属感为主题,运用国内外学者理论文献和研究的成果,进行80、90后新生代的特征分析与影响员工归属感的因素分析,通过台湾企欧集团投资在中国大陆的台资企业
分析了当前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以为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提供借鉴。
科技改变生活,也同时正在改变着新闻传播的媒介形式。从纸媒到广播到电视再到网络,科技的每一次革新都改变着新闻传播的媒介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各自独立而又交互的受众群体。今天
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与教育测试领域的日趋成熟对学科教育的模式和手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在线练习系统来检测自己某个学科的学习水平,希望系统可以评测
城市湿地公园是协调人和湿地和谐相处的有效方式,不再仅是进行单纯的湿地保护,还为人们提供休闲、旅游和自然文化教育的功能。现阶段,很多城市湿地公园仍然使用传统园林设计思想
以高产优质广适新品种济麦4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其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济麦4号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的影响较大,小麦籽粒千粒重受群体大小影
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学位,更重视实践和应用,在培养目标、要求等方面均有差异,目前在国内还算是一个新生事物。本文依据此类研究生具体特点,建立了多层次递阶模型。利用层次分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当中,建筑业的发展异常迅猛。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业作为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建筑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45%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