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态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前沿的研究课题。在众多的生物特征之中,步态具有可远程获取、鲁棒性强、安全性强等优势。因此,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智能监控系统中,步态识别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此问题存在着众多挑战,比如相同目标因不同视角、穿戴和行走速度带来的类内差异太大,以及不同目标之间的形态相似性带来的类间语义模糊等。目前的步态识别技术大多基于人工视觉特征来进行模型匹配,但是传统的人工特征已经无法满足步态精细识别的需求,所以很难打破特征提取和特征表示的瓶颈。在本文中,我们围绕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型和新方法。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态识别技术框架。为了克服现有步态数据库样本容量小以及深度学习训练速度慢的挑战,我们将原始的步态序列进行融合,计算其步态能量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来对预训练的网络进行微调。然后,我们提出了基于Siamese神经网络的步态识别技术。该技术借助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特征学习能力与Siamese结构的距离度量学习特性,有效解决了深度学习训练数据量不足以及分类与识别任务的领域鸿沟问题。最后,我们通过联合步态序列的三维卷积特征和Siamese结构在三维空间进行特征度量学习。该方法可以从连续的周期性步态序列中捕捉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信息,进一步提高步态识别的准确率和实用性。经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步态属性分类和身份识别中都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特别是在身份识别任务中,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步态数据库中,本文算法相比已有最好方法在正确识别率方面平均提高了5%。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是我国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仍有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在音乐教育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鉴于大学英语读写译大班上课,大学英语视听说小班上课显露出的诸多问题,设计了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随机抽出4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教学。经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申,坚决打赢攻坚脱贫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精准扶贫是实现贫困农民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要手段。随着精准扶贫力度不断
目的:探讨对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妇科肿瘤实施化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
对于截肢患者,应尽早穿戴假肢以恢复形体完整性和功能,这样有利于患者重新树立信心,激发抗病能力,提高康复水平,使截肢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然而现行的截肢残端常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