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探讨肠腔充盈超声造影(Bowe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BCUS)在大肠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寻找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大肠检查方法。 研究方法: 对12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大肠疾病患者行常规经腹超声检查(Conventional Transadominal Ultrasonograpraphy, CTUS)、BCUS、肠镜检查,进行对照研究。BCUS检查是将胃肠声学造影剂从肛门灌入肠道后,首先从耻骨联合上缘纵切扫查,见到直肠下段内导管水囊回声,再从直肠逆时针方向走行到回盲部,进行纵、横、斜方向多角度多切面扫查,全面扫查整个肠壁及管腔内外,然后顺时针方向移行扫查至直肠,力求清楚显示大肠的整体面貌,反复、仔细观察肠壁的结构层次、肠粘膜的连续性,有无管腔狭窄及其狭窄的程度,观察病变所在的肠壁厚度,病变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活动度及肠蠕动情况,观察病变与肠管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腹水、包块、肠梗阻等异常改变,按照大肠解剖位置对病变进行定位,同时观察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肿大,淋巴结的形态等;用彩色多普勒显像(Color Doplor Flow Imaging,CDFI)探查病变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了解病变的血供,再用频谱多普勒测量并记录其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分析BCUS在大肠各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比较BCUS和CTUS对大肠疾病的检出、定位准确性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BCUS和肠镜在各大肠疾病诊断符合率的差异。 研究结果: BCUS大肠正常声像图与肠镜、钡剂灌肠各部位图像相比,有其应用价值;BCUS大肠疾病声像图与肠镜、钡剂灌肠图像相比有它的显著特点。 BCUS在大肠各疾病的特征性研究,从病变处管壁层次结构消失来分析,肠息肉组少见,炎症性肠病与大肠癌组多见,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从肠壁增厚的角度分析,大肠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与其他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出现肠梗阻及包块表现而言,肠息肉组与炎症性肠病、大肠癌组有统计学差异,但是炎症性肠病和大肠癌组间无差异;从周围淋巴结情况而言,大肠癌出现的最多,且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假肾征仅见于大肠癌组。血流频谱显示大肠癌和炎症性肠病在PSV和EDV上有统计学差异,在RI在无统计学差异。 126例患者CTUS检出病灶64个(64/126),检出率为50.8%; BCUS检出病灶109个(109/126),检出率为86.5%,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US对大肠病变的定位符合率为90.8%(99/109),CTUS对大肠病变的定位符合率为29.6%(19/64),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6例大肠病变,其中肠息肉41例,肠癌40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2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19例,间质瘤5例,BCUS与肠镜在各病变的诊断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研究结论: BCUS在大肠病变检出、定位准确性方面优于CTUS;BCUS具有无创伤性、无痛苦、价格低廉、准确率高、重复性强等特点,可以实时动态、多角度、多方位观察肠管内外病灶、病灶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观察其是否有浸润或转移,可以提供病变部位内外血供情况等,为早期发现病变、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临床治疗制定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与肠镜检查形成互补,并有助于提高大肠疾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BCUS可作为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隐血等人群的首选检查方法,同时也适合作为大肠的常规体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