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哺乳动物囊胚形态发生有其特殊之处,囊胚中包含后期胚胎发育的胚外部分。哺乳动物囊胚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包括胚胎一侧的内细胞团和另一侧被滋养层包围的囊胚腔。内细胞团的位置,即极滋养层的位置决定了胚胎-胚外轴,为后期胚胎发育图式提供了基础,胚胎-胚外轴决定后期胚胎发育的背-腹轴。现在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囊胚的这种明显的不对称性是否在早期卵裂时就已经决定?是否有某种潜在的机制决定了这种胚胎发育形式?是否和一些非哺乳动物相似,一些位置信息决定了这种胚胎发育形式?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模型,用对细胞无毒的FITC标记的右旋糖苷和TMR标记的右旋糖苷标记2-细胞胚胎的两个卵裂球,跟踪其发育命运,来研究囊胚Em-Ab极性如何形成;通过透明带切割、胚胎分割和嵌合胚胎制作的方法,研究精子穿入位置、早期胚胎分裂方式和胚胎极性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1.2-细胞胚胎两个卵裂球的后代在囊胚中分布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它们随机的分布在囊胚的胚胎部分和胚外部分。2.hCG后13到15小时,大多数1-细胞胚胎第一极体与精子穿入位置相邻。3.精子穿入位置对2-细胞胚胎卵裂球分裂顺序没有影响,含精子穿入位置的卵裂球没有先分裂的趋势。4.分割2-细胞胚胎两个卵裂球,含精子穿入位置的卵裂球在分裂能力、发育到囊胚的能力以及囊胚细胞数上没有显著差异。两个含精子穿入位置卵裂球组成的嵌合胚胎在发育能力上和两个不含精子穿入位置的嵌合胚胎没有显著差异。5.3-细胞胚胎分割后,大卵裂球的半胚胎和两个小卵裂球的半胚胎经体外培养后囊胚率及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3-细胞两个大卵裂球制作的嵌合胚胎和四个小卵裂球制作的嵌合胚胎经过体外培养后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6.外部压力能影响囊胚腔位置,但去除透明带的胚胎发育到囊胚时也能形成正常的胚胎-胚外轴。这些结果表明了小鼠胚胎极性和精子穿入位置并没有特定关系,2-细胞时,小鼠胚胎极性并未形成。透明带对胚体的压力对小鼠胚胎极性形成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囊胚极性形成的全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