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快通道外科理念在微创心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和实际效果,从而为快通道外科理念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01月至2014年0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住院部收治并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76例,按照采用的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FTS路径方法组和传统路径方法组,每组患者38例,分别实施FTS路径方法和传统路径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的临床有效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FTS路径方法组手术时间为(3.88±0.74)h,体外循环时间为(55.76±11.1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2.13±8.22)min,传统路径方法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85±0.57)h,体外循环时间为(54.55±15.4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0.5±13.01)min,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组间比较,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相当,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198,p=0.8436;t=0.3917,p=0.6964;t=0.6529,p=0.5158);(2)FTS路径方法组术后拔除气管内插管时间为(51.13±15.17)min,ICU住留时间为(1.09±1.43)h,24小时疼痛程度评估(4.58±1.96.),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8.53±5.02)h,传统路径方法组拔除气管内插管时间为(595.26±242.11)min,ICU住留时间为(22.12±3.19)h,24小时疼痛程度评估(7.05±1.28),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77.34±7.77)h。术后拔除气管内插管时间、ICU住留时间、24小时疼痛程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组间组间比较,FTS路径方法组显著低于传统路径方法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3.8271,p=0.0000;t=37.0832, p=0.0000;t=6.5043,p=0.0000;t=38.1899,p=0.0000); (3)FTS路径方法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5±4.42)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57.05±13.94)h,传统路径方法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50.82±7.8)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67.76±9.71)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组间比较,FTS路径方法组显著低于传统路径方法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4.6294,p=0.0000;t=3.8862,p=0.0002);(4)FTS路径方法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13±2.02)d,传统路径方法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2.46)d。患者的住院时间组间比较,FTS路径方法组显著低于传统路径方法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7.4947,p=0.0000);(5)FTS路径方法组患者中,共8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21.05%;传统路径方法组患者中,共17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4.7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FTS路径方法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的低于传统路径方法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 2=4.8282,p=0.0280);(6)FTS路径方法组患者中,72小时引流量为(118.53±44.97)m1,术后心脏彩超评价手术效果有1例发生残余漏,所占比例为2.63%,有0例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所占比例为0%;传统路径方法组患者中,72小时引流量为(187.91±52.63)ml,术后心脏彩超评价手术效果有2例发生残余漏,所占比例为5.26%,有1例发生Ⅲ°房传导阻滞,所占比例为2.63%。总体效果评价组间比较,72小时引流量组间比较,FTS路径方法组显著低于传统路径方法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6.1835,p=0.0000);术后残余漏发生率低于传统路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3470,p=0.5558);Ⅲ°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低于传统路径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1.0133,p=0.3141)。结论:在临床微创心脏外科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的临床路径方法相比较,采用快通道外科理念指导下的F-TS路径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传统手术相当,其气管插管拔除时间提前,ICU时间缩短或免于进驻,72小时引流量减少,24小时疼痛程度评估降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排气时间提前,术后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手术效果优于或相当于传统路径组,是临床微创心脏外科的理想安全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