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住宅设计演变的研究(1949-2009)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enw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的现代城市住宅是新中国建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北京的城市住宅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住宅设计从开始的蹒跚学步到今日的丰富多彩。毫无疑问,经济、政治、住房制度的变化发展对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居住文化的变化、它的丰富,对住宅设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居住文化为视角,探讨建国60年来北京城市住宅设计的演变。   建国以来,与住宅建设发展相应,北京的城市住宅设计可以分成起步与停滞、复苏与发展、繁荣与成熟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全盘学习、接受苏联的住宅理念,以及政府强制控制、降低住宅建设标准背景下对生活的简单化理解,北京开始了单元式集合住宅的设计,形成了以“住得下”为中心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简易住宅设计,并且设计发展趋于停滞。在第二阶段,国家大规模发展住宅建设解决短缺问题,住宅设计发展得以重启,随着市民生活的逐渐改善和“西风东渐”,住宅设计形成了以“起居”为中心强调住宅为家的空间组织特点。在第三阶段,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异常繁荣,以及西方建筑师直接进入国内设计市场,造就了住宅设计的多样化,造就了住宅设计的繁荣,也生成了以“居住品质”为中心注重住宅为享受生活的居住环境设计。本文对此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北京60年的住宅设计发展说明,应该重视居住文化的研究与塑造,推动住宅设计的自觉与健康,进而影响住宅消费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医院建筑是用来挽救生命的场所,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建筑的功能性提出了挑战。最近几年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屡屡发生,影响较大的有2003年SARS疫情,2008年初我国南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住区已经成为当下建设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且与人们生存与生活最密不可分的建筑类型,住区形态及住区环境质量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方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引发了农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心村”出现、农村基础服务设施落后等成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和地方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许多城市的文化传统逐渐成为高速开发下的牺牲品,城市之间竞争呈现均质化,城市文化设施的盲目建设带来了人力、财力的浪费,而
自1960年9月,马里独立后,巴马科成为首都。它的发展比较快,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真正的由规划控制建设的区域,而导致巴马科城市居住区像贫民窟/非法住宅建设,从而给人一种
城市门户是进出城市的必经要地,不仅是交通枢纽中心,而且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还是城市活动集聚的重要场所。近几年,我国加速对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的系统化布局与建设,深水港、航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编制完成与实施,北京市整体快速发展。北京市制定了中心城-新城-镇的城镇体系结构,其中在镇的层级中,明确通过重点镇来带动
经历了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动荡,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当代社会迅速步入到媒体和信息主导的阶段。在电子技术的助力之下,图像及其生产的崛起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近几年来,全球重大破坏性地震频发,造成了成千上万的房屋和建筑物损毁,大量灾民无家可归。而在不可预知的灾害面前,抗震救灾是重建社会秩序,稳定民心,重塑生活信心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产业革命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兴起,国际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地区价值提升的迫切要求,是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的三大背景因素。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