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O在Fe-ZSM-5上降解和利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2O(笑气)具有温室效应,且会破坏臭氧层,故其后处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N2O还是一种独特的氧化剂,当以Fe—ZSM—5为催化剂时,在温和条件下即可活化甲烷和苯,并且高选择性地得到羟基化产物,该反应是目前催化氧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采用以密度泛函方法为主的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N2O还原降解以及Fe—ZSM—5/N2O体系中的活性氧物种生成、转化和活化C—H键的机理。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一、分别采用密度泛函,高等级从头算和G2M(RCC5)方法来考察无催化剂时N2O+CO→N2+CO2反应过程,研究表明这个看似简单氧交换过程实际上存在多种可能的反应途径:CO可以从端基进攻(O端或N端)、侧基进攻(N=N键或N=O键)或同时进攻N端和O端。除MP2(full)方法外,大部分理论方法均证实N端进攻是最有利反应途径,比直接氧转移低~3kcal/mol。 二、以FeO+小簇为模型催化剂,在B3LYP/6—311+G(2d)//B3LYP/6—31G*计算级别下,考察了N2O还原机理。研究表明,FeO+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可从N2O中夺取一个O原子,然后再传递给CO,完成整个氧转移过程。我们发现反应中可能生成的过氧(Fe(O2)+)或端氧(OFeO+)物种,二者可以相互转换,其中前者较稳定,而后者则为反应的活性物种。我们亦考察了CO助催作用,发现当存在CO预吸附时,N2O降解的能垒可降低~4kcal/mol,支持了实验上的观测。 三、采用3T模型模拟Fe/ZSM—5体系,考察了N2O在其上的活化以及生成的氧物种转化和羟基化C—H键的机理。计算表明:(1)N2O活化涉及不同自旋态势能面的交叉,计算的反应能垒为48.0kcal/mol,与实验值(42~51kcal/mol)基本相符:(2)表面可能存在一系列Fe(Ⅲ)过氧物种和Fe(Ⅳ)或Fe(Ⅴ)端氧物种动态平衡,过氧物种稳定性高而活化C—H键的能力低,而端氧物种稳定性较差但活性较高,其中双端氧物种LM3兼顾了较好的稳定性和活性,可能是羟基化反应的活性中心;(3)对比甲烷和苯的反应机理,发现二者有所差异,前者初始活化机理为H脱除,而后者则为苯环上的自由基加成,这可较好解释为什么KIE实验观测到甲烷活化具有较强的氘代效应而苯上则没有这种效应。
其他文献
荧光探针具备灵敏度高、反应迅速、选择性好等特点,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均有较广泛的应用。如今将荧光探针与生物正交反应结合起来,监测生物分子的位置及活动的方法已
新型萃取剂的研制和工艺流程的科学设计一直是溶剂萃取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研制新型高效率高选择性的绿色环保萃取剂,对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
拓扑纽结结构在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中都有存在,比如DNA和某些蛋白质就具有拓扑纽结的结构。但人工合成拓扑分子纽结仍然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研究。文章首章介绍了纽结理论的概要以及化学拓扑学等概念,对纽结的分类和拓扑学性质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拓扑纽结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拓扑纽结的合成典型例子。文章第二章介绍了合成含有二醛基联吡啶单位的配体与含有端位氨基的桥化合物。并将二醛基配合物和氨基桥化合物通过形成席
宏观可视化分子识别在主客体化学中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常见的宏观可视化分子识别主要是凝胶聚集、颜色可视以及浸润性宏观响应等。而这些宏观响应本身存在着不足,比如凝胶聚集体系不易控制相互作用的表面是否有主客体分子存在且对溶剂要求较高;颜色可视的纳米金体系在制备过程中已发生聚集;因此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宏观响应体系。杯芳烃、柱芳烃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为分子的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分子平台。基于前期对杯芳烃功能
本论文主要探索在低温或室温的条件下合成氮化硼、磷化硼、氮化磷、过渡金属硼化物、金属氮化物和磷化物无机纳米材料的方法,并对所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了鉴定和表征。主要内容
固体电解质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SOFC的操作温度。CeO2基电解质作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最有希望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