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的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兼及“同”词汇文化教学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3263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是中国古老的会意字之一,“同”所蕴含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中国的儒道佛哲学体系文化中,“同”凸显着它深刻的思想涵义,从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观念。“同”作为中华传统一个重要的能指符号,内涵深厚,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在参照前人对“同”研究的基础上,对“同”的语义系统进行分析;其次,以中国经典文化《礼记》《论语》《老子》《墨子》等为研究文本,研究“同”的思想内涵。再次,调查研究泰国留学生和泰国中小学生学习“同”参构词的学习情况,并结合“同”思想教学现状分析提出教学建议。最后,论述如何在汉语国际教学中渗透“和而不同”“大同”“尚同”思想,彰显“和而不同”“大同”“尚同”思想传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关注日汉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策略的应用优化,针对笔者参加的糖尿病与牙周病讲座模拟会议日汉无稿同传进行分析与研究。该讲座以非专业观众为对象,具有科普性质;讲者配合PPT推进演讲,语速整体平稳。本文从日语源语结构因素造成的日汉同传顺句驱动难点切入,对比现场存在漏译的译文与修改后的顺译译文,总结了不同源语结构情况下影响顺句驱动策略效果的因素。包括:日语“宾动”结构、日语源语句中非连贯成分插入、日语复句
泥石流爆发后,泥石流流域内的建筑物经常会被埋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泥石流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易损性评价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之一。本研究以岷江上游七盘沟为例,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建筑物的特征,建筑物与泥石流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环境因素),选择了11评价指标:功能类型、结构、面积、楼层高度、建筑物与通道之间的距离、建筑主轴和泥石流。利用GIS和CA模型模拟
低音提琴发展至今,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为之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现代派音乐作品在低音提琴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笔者对自己的毕业音乐会曲目进行简要技法分析;第二章,以现代派无伴奏作品《Motivy》为例,进行演奏技巧的分析,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现代派音乐的特点,以及在演奏现代派音乐作品时在演奏技巧方面做的适当改变和创新。第三章,笔者分析了演奏现代派音乐作品后的启发
我国经济正处于规模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集约增长转型阶段,创新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现有的研究文献发现创业投资(VC)作为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者,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能激发企业创新。公司创业投资(CVC)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出现在美国,起步虽晚但却发展迅速,目前已在创业投资市场扮演重要的角色。作为特殊的VC形式,相对传统的创业投资,即独立创业投资(IVC),CVC对企业创新是否有不一样的影响?
加快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梳理土地流转相关理论,阐明性别、教育、年龄等影响土地流转的理论机制,得出相关理论命题。其次,结合国家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年鉴、余干县统计年鉴、余干县实地调研数据等,从国家、省级两个层面,评估、分析中国土地流转现状。再次,构建相关计量模型,采用第一手调研数据,对余干县的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
译员在进行中译日交替传译过程中,虽然能够将发言人的讲话内容基本都正确译出,但容易忽视语篇之间的衔接问题。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评价译语的标准之一,译员应当注重提升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意识,在平日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在译语产出阶段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本文在第一章整理分析了前人对语篇及语篇衔接的定义,分析了中日语篇衔接的不同,刘宓庆(1985)指出在汉语的语篇衔接表现为“意合”,即尽管未使用连词等凸显
一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与教材相关的研究多与其中设置的语言要素和语言技能等显性课程有关,而对隐含在教材显性课程之中的如语言知识、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隐性课程内容甚少关注。因此本文将隐性课程理论引入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旨在梳理归纳出对外汉语教材中隐性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了解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本文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为例,研究该套教材中的隐性课程设置,分
笔记是交替传译中重要的辅助工具,然而无效的口译笔记会大幅影响译员的口译表现。本文以笔者在伊恩·牛顿(Ian Newton)新冠疫情下人道主义援助及难民问题模拟会议的口译实践为研究案例,首先论述交传笔记的重要性并概括了有效笔记的主要特征。经过会议录音转写和笔记比对后,得出无效笔记是影响该案例口译表现的最大因素,其中无效笔记可分为三类,即符号选择不当、关键信息遗漏和结构划分不清晰。针对每种类型,本文详
数据分析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课程数学学科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构成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等是必要且具有实践意义的。本研究以数据分析能力的已有研究为基础,对数据分析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及其培养和评价等展开研究述评,借鉴SOLO分类评价理论构建了“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水平评价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开发中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测评工具,对国际学校的中学生数据分析能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全球跨文化交流的环境之下,我国通过建立孔子学院、汉语夏令营等等方式开始向世界推广汉语学习以及传播中华文化。在外籍学生对汉语的兴趣日益增加的背景之下,汉语夏令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孔子学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及各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汉语夏令营活动吸引更多的外籍学生来到中国参加夏令营,来华汉语夏令营逐渐成为普遍推广的短期汉语文化教学模式。汉语夏令营是“游学”模式发展的结果,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