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长效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是研究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我国的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地区教育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陕西既是西部大省,又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之一;回族在众多少数民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研究陕西回族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发展就显得很有价值。本研究以教育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理论、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对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取人力、物力、财力、文化课程资源作为研究教育资源的指标。人力资源从教师、园长、保育员维度;物力资源从生均园舍面积、生均场地面积、园均计算机、园均图书数层面;财力资源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育费收入、生均培养费方面;文化课程资源从幼儿园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对回族文化的了解程度、社会资源利用情况、民族性教育内容开展层面。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对陕西省江口回族镇、西口回族镇、茅坪回族镇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三个回族镇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幼儿园班级规模偏大;第二,缺少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第三,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第四,幼儿活动空间小,缺少活动器材;第五,回族镇之间财政投入差异明显;第六,回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对回族文化不够重视。结合调查的结果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着重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1.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2.明确政府职责,构建稳定公平的学前教育保障机制;3.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和园本教材;4.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当地学前教育发展。希望以上建议能为陕西回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