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采用腹腔注射LPS法诱导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从病因学角度模拟帕金森病自然发病过程;2.探讨丁苯酞对该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LPS)、治疗组(LPS+NBP)。模型组给予单次腹腔注射LPS(5mg/kg)诱导帕金森病模型;治疗组在建模的同时(具体步骤同模型组)给予丁苯酞(120mg/kg,溶于1ml植物油)灌胃治疗,每天一次,持续30天;空白对照组在对应的时间给予相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的第30天、第90天、第150天和第210天,在空白组与模型组各随机取出6只小鼠,采用转棒实验及旷场试验评估小鼠行为变化情况,完成行为学观测后麻醉小鼠,心脏固定液灌流,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小鼠黒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IBA-1阳性细胞(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目的变化,观察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情况。2.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的第210天,取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6只小鼠行转棒实验及旷场实验,完成行为学观察后麻醉小鼠,每组取三只小鼠心脏固定液灌流,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小鼠黒质TH、IBA-1、IL-1β、CHOP的表达情况,另三只小鼠取中脑黒质部位,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JNK、P-P38及P-ERK的表达水平的。结果:1.单次LPS腹腔注射能够能诱发C57BL/6小鼠行为学障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运动能力在第30天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P>0.01),但从第90天起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运动能力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逐渐表现出震颤、竖毛等PD症状,模型组小鼠提前出现毛色变白、胡须脱落等老化现象。2.单次LPS腹腔注射能够诱发C57BL/6小鼠长期脑内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区IBA-1、IL-1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单次LPS腹腔注射能够诱发C57BL/6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细胞树突减少,细胞染色变浅,细胞数目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丁苯酞可以缓解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行为学障碍: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P<0.01),5.丁苯酞可以缓解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黒质TH阳性细胞形态趋于正常,神经元凸起增多,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6.丁苯酞可以缓解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黒质区IBA-1、IL-1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1),7.丁苯酞可以影响帕金森病模型小鼠MAPK通路的激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黒质区P-JNK、P-P38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P-JNK、P-P38的表达水平出现显著的下降(P<0.01);而三组小鼠P-ERK的水平未见明显异常(P>0.01)。8.丁苯酞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黒质区内质网应激: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黒质区CHO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小鼠黑质区CHOP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1)结论:1.单次给予腹腔注射LPS能够成功诱导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长期持续性的脑内炎症反应有关。2.丁苯酞对LPS腹腔注射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保护机制可能与缓解脑内慢性炎症反应、降低MAPK通路的激活及改善内质网应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