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舒清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舒清是位几近临摹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家,自1989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至今,始终坚持对家乡西海固的书写,多数作品即是以他的家人、乡邻为人物原型。地域背景与人物的固定化、倾向于书写记忆的写作观,一以贯之的雅静内敛的语言风格及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等,使得他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明显的写作路径,形成了独特的叙事效果和美学韵味。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石舒清小说艺术进行研究,以期达到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石舒清作品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解释,其次梳理概括了文学评论界对石舒清小说创作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相关概念及运用的主要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界定与介绍。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时间角度对石舒清小说叙事艺术进行了研究。采用过去与现在双重时空倒错讲述故事,是石舒清作品的主要时间特色,本章以顺序、时距、频率为线索,通过对“从中间开始”、倒叙、顺叙三种叙述方式的研究,探讨石舒清以一个完结的过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对抗与挽留的人生观及写作观。第二章从视角角度对石舒清小说叙事艺术进行了研究。分为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两节,石舒清的小说青睐于回顾类叙述,热衷限知视角的实验,即便在全知视角中也可看到作家对限知的灵活调度,并通过对视角的操作,调控受述者与人物间的情感距离,以此更有利地传达主题,此外也体现出作家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关注。第三章从语言角度对石舒清小说叙事艺术进行了研究。石舒清作为生长于西海固又书写西海固的回族作家,文学语言既有文人语言的雅、乡土语言的俗,又有宗教语言的庄,并因与土地底色的契合,三者在叙述语言与人物对话中得以完美融合。它们共同建构和诗化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乡土世界,传递着作家对未经加工的原生态事物的向往,也是石舒清内心的象征世界。结语部分对石舒清小说创作的价值、艺术风格及不足作了简单地总结。石舒清以其写作内容及形式在传达出对过往乡土坚守的同时,重复似乎变成他作品中不可规避的现象,他写作得最大障碍也出现在这里,没有在回环中上升。
其他文献
<正>语文教育界在"真语文"的讨论中关注点在语文课应如何上,希望能以实践积累的经验来逆袭课程层面。笔者认为"真语文"讨论在理念上的明晰也是必要的。一、应然的语文课程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诗经》中的“词头”这一语言现象,历来有多种解释方法。《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是对《诗经》时代民歌的记录整理,具有民歌的特色,从民歌的特点
<正> 序 岩画,作为一种“全球共振”历史文化现象,越来越引起了国内外文化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岩画不仅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作为一种人类早期绘画行为的美术史现象,更强
<正>关于绘画的起源.无论哪一种学说比较确切.都是与表现一般庶民的生活和理想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分化,绘画逐渐具有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征。“孔子观乎名堂”开始.便有了关
对企业金融资产交易活动进行处理,虽然使用不同方式最终处理效果并不相同,但是从出发点来看,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运行效率。
针对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严重的非线性以及参数非精确可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反步(Backstepping)控制方法,实现了多目标量的励磁控制。神经网络的运用解决了反步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的产生既能满足人们艺术上的修养,又可达到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自传入我国以来,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迅速在我国流传开来。当今
本文以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和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说”在具体语篇中的特点和功能,尝试对“不说”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分析。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正文四部
汽车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本文结合吉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本文开展了基于数据关联算法的汽车主动防
政府采购审计监督作为政府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各级审计机关工作的重心之一。特别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为各级审计机关开展政府采购审计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