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林树梅奇特人生与艺文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c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疆文学书写”,是本文首先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概念。本文以金门奇人林树梅的“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林树梅流传下来的“图像”很少,本文主要的依据还是林树梅本人的书写。林树梅(1808-1851),名光前,字树梅,以字行,又字实夫,号啸云,金门(今福建省金门县)人。本姓陈,周岁后过继林家。一身承祧两姓的重任,宗族血脉问题,始终令林树梅焦灼不安。林树梅成长的环境比较特别,经历奇特,一生活动范围均在闽海海疆。父林廷福行伍出身,以战功官至水师副将。林树梅从少年起,随父镇守闽海水师要塞,出没风波,两次渡台,鸦片战争时期在厦门从军,抗击英国侵略军。晚岁入林则徐幕,林则徐目之为“国士”、“南金”。卒时四十四岁。林树梅兼工诗、古文,能画,精于篆刻,著有《啸云诗钞初编》、《啸云文钞初编》、《啸云铁笔》等十余种。对林树梅的著述和图画进行考证,是完成林树梅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研究的文献基础。道光间,林树梅是一位尽全力从事海疆文学书写的作家和诗人。林树梅的书写,集中于海疆,所绘图像,也不离海疆。海岛历史、海山形胜、台湾闻见、厦门战事、海疆诗友倡酬和海疆人物传记等,都是林树梅海疆文学书写的内容。林树梅笔下的海疆图像,一类是实用图,一类是艺术创作的画像。实用图,多关闽海海防;创作的图画,有海疆的人物也有海疆故事。自画自题诗,是林树梅绘画的特点;而题画诗或画诗相配,则是他的诗的一个特色。林树梅的诗不主一家,悲壮苍郁,直抒胸情,充满爱国激情;比较而言,林树梅的古文成就更为突出。林树梅先后从阳湖派富阳周凯、闽籍古文家朱仕绣的再传弟子高澍然治古文,但是林树梅的古文既不完全继承周凯所传的阳湖派,也不完全继承朱仕绣、高澍然的古文,他的海疆文学书写,自成特色,臻于“长江大河万怪皇惑”的境界。本文附录二种:《(啸云诗文钞)点校前言》.(节录);《金门林树梅年谱简编》。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封神演义》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对全书众首诗词进行注释,并在注释基础上对艺术成就较高、诗词内涵丰富的诗词进行简评,以便读者理解诗词内容和小说文化思想。本文主要
目前,“合作学习”在各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所以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存在着
期刊
作为一部模仿《聊斋志异》而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乾隆年间的《萤窗异草》既带有很明显的“聊斋”风格,又有区别于《聊斋》和其它仿作的叙事特点。本文试图应用叙事学相关
苏洵作为著名的古文家,其诗歌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这跟他的诗歌数量和质量有一定关系。可是苏洵处在北宋诗文革新的关键时期,他的诗歌颇有研究的意义。   苏洵存诗
以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三家的《红楼梦》研究出现为代表,20世纪初的《红楼梦》研究成为一个世纪以来《红楼梦》研究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