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长久以来,文学自译被主流翻译研究边缘化。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双语甚至多语写作日趋普遍,自译越加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翻译主体与创作主体的重合使自译常常冲破传统意义上“忠实”的约束,呈现出更大的创作性。他们不再拘泥于对原文本遣词造句的亦步亦趋,而是更注重原文本信息的传达以及风格的延续。深厚的多元文化背景使他们游刃有余地往来于不同读者群之间,打破语言体系之间的隔阂,搭起一座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然而究其本质,自译仍然属于翻译的范畴,因此讨论其“忠实”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自译作家而言,“忠实”不是单纯的字面对等,而是某种超越文本的声音的对等,是同样的韵律节奏在不同语言体系中的对等,是阅读者所感染到的情绪体验的对等。自译者作为自译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其翻译伦理观决定着翻译作品的面貌。切斯特曼提出研究翻译伦理的五种模式,使“忠实”不再局限于二元对立层面,从而启示我们从多方面审视译者的忠实观。此外,我们也不能忽略个体所独有的特性。不同的自译作家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和偏好,这些特性与他们的个人生活经验、写作目的、对待作品的态度、写作风格等息息相关。在自译研究中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将某些自译作家的行为放大到整个群体,匆忙下结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译中确实存在“不忠”的现象。有些作家为了讨好目标语读者而对原作刻意删添修改,或是以完善原文为由进行二次创作,这些行为,即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翻译角度来说也不能算是“合格”的自译。基于此,本文分为绪论、主干三章和结语共五部分。在绪论中,作者点明本文选题的价值意义,剖析现阶段对自译忠实问题展开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综述了该课题目前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回顾总结了自上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自译研究中出现的争论焦点。从最基本的对于自译属于“翻译”还是“再创作”的争论,到文本层面上“相似”与“相异”的论战,再到自译者层面“多元性”与“统一性”相碰撞的现象,本章系统地从不同角度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并发现不管研究的对象、目标或方法如何,都离不开“忠实”这一中心问题。第二章围绕南希·休斯顿展开。首先揭示了疏远感、陌生感作为其双语写作的动机,如何给她带来写作灵感并激发她继续写下去。继而探讨其对“多元身份”甚至“雾化身份”的向往以及自身“分裂身份”的困惑给她写作选题以及自译模式带来的影响。随后我们关注其创作中埋藏的对音乐的激情,以及这一偏好如何促使她在写作和自译过程中对文字节奏的执着。第三章借助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的五种模式,分情况讨论南希·休斯顿和其他作家在自译中不同方面的侧重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不同的忠实观。这一章结合文本分析,探寻了译者伦理对译作的影响。同时将不同作家置于同一模式下对比研究,揭示自译作家的伦理观有相似之处,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对自译的忠实问题从不同层面既有针对性又有普遍性地进行探讨和思考之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自译与他译一样都存在着忠实问题,不能因为文本的不对等就否定自译的忠实,也不能因为译者与作者的重合就夸大自译的忠实。自译的忠实与否,归根到底源自于不同作家对自己理想译本的不同期待。自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为翻译研究打开新的研究视角,它期待更富理论创建的,更系统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