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技术出资是技术财产权利利用方式之一,是上述这些出资方式其中的一部分,但技术出资与其他出资方式相比却有着一些独特的法律特征。实践中,由于当事人对技术的特性不了解,对技术出资的约定过于简单,很容易酿成纠纷。而且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也较为粗陋,在立法技术、立法思维和立法政策上,存在诸多落后于现代公司法理论的限制性规定,与外国系统的现物出资制度相比,在周延性、系统性上相差甚远,导致实践中的技术投资关系普遍混乱,严重影响了我国技术成果顺利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研究技术投资的法律特征和我国如何规范实践中的技术出资行为,已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导论部分介绍了技术出资研究的现实意义,简要介绍了我国技术出资相关立法的沿革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完善的技术出资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部分介绍了技术出资及其相关的概念、技术出资的法律特征等。文章在对技术出资、技术贸易、技术转让等相关概念做了界定的同时,介绍了发达国家的现物出资的概念以及现物出资与我国的实物出资及技术出资的关系。另外,还从对技术特征的分析揭示技术成果出资的法律特征,即技术的无形性决定了用于出资的是技术权利,技术的价值和寿命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出资法律程序的严格性,技术出资与技术转让相比有团体法的性质。 第二部分集中介绍了发达国家现物出资的规定,即发达国家现物出资的标的物的适格性、现物出资的程序及价格监控,当事人的责任和对规避有关程序规定的行为的限制。对发达国家现物出资制度带给我们的启示做了简要的说明。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技术出资方面规范的缺陷,对出资标的物的范围,技术出资的比例限制,技术权利的出资范围和技术出资价格的监控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根据上述研究和分析,探讨我国技术出资的立法原则和框架,借鉴发达国家现物出资的规定,尝试对我国的技术出资立法加以完善。 第五部分是关于技术出资的法律实务的思考。本部分基于自己多年来对于技术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