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80年代以来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与更新进程中,城市固有的物质形态与结构极大地遭到改变,特别是城市特色的人为破坏与形象趋同已经再也不能使城市成为人们记忆中那熟悉的家园和故乡。因此,如何有效保护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持社群的集体认同,就成为当前城市所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论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阐述了城市记忆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了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并且,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城市形态中的记忆要素,以此总结出相应的表现原则与策略,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论文阐述了城市记忆是由城市记忆客体、城市记忆主体(包括城市记忆载体表现者与城市记忆载体使用者)和城市记忆载体在时空中互动作用的系统。城市建筑作为城市记忆载体,需要纳入城市记忆系统中,并有机结合“主体—客体”、“使用者—表现者”、“时间—空间”方面的关系。在城市建筑、场所与记忆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城市记忆整体框架之内的城市形态集中表现出纵向时间维度的主客体关系,以及横向社会维度的城市记忆载体使用者与城市记忆载体表现者的关系。论文经过分析认为,记忆在时间中连续性与建构性并存的特征,要求设计者以连续动态的时间观看待城市形态的演变以及城市历史层级化的过程。而城市记忆以集体认同为基础,官方与民间两种形式互补的价值取向也要求城市形态切实反映公众、集体的利益,在社群交流互动中达成认同。结合记忆心理学基础理论与社会学调查访谈的方法,论文将城市形态的记忆要素归纳为三类并进行细化分类和深入分析。其中,体化要素侧重于行为参与,包括身体实践与仪式。场景化要素侧重于客观对象如何形成总体氛围以及使人产生情感,包括场要素(围合、尺度、层级结构)、景要素(数量、特征、序列位置)、以及综合要素(整体感知、运动速度、活动内容)。符号化要素则侧重于主体既有的经验知识和文化背景,包括地名、类型、地标。以此结论为基础,论文提出可进入性与可参与性,真实性与整体性,以及稳定性与多元化的表现原则。论文最后指出,城市记忆系统中的城市形态建构新观念必须将时间与使用者的因素纳入其中,同时需要采用学科交叉的新方法进行城市研究与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