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摆脱其贫困现状的一个必然途径。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就必然会导致其空间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张。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拓展已成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耕地面积却相对稀少。我国用仅占世界7.2%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19%的人口,耕地的承载压力巨大,而城镇用地的扩展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紧张的耕地供需矛盾,使耕地保护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武邑县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全县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6.52%,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用地不断扩张,耕地面积急速下降,人地矛盾日渐凸显。耕地面积的不断缩减必然会对人们的粮食供给产生威胁,耕地面积保持在一个多大的规模才能既不影响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又能保证吃饭的粮食需求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对武邑县1997~2011年的耕地变化和城镇化速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在二者的相关性比较强的基础上,借助Visual Basic软件和SPSS软件,分别运用加权马尔可大链法对耕地自身的变化规律进行拟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对武邑县2015年的耕地面积进行预测。最终在“建设”和“吃饭”同步进行的基础上,确定武邑县2015年耕地规模的合理阂值。研究的最终结论如下:(1)在1997年到2011年的15年间,武邑县的耕地面积总体经历了一个“缓慢增加—急剧增加—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而城镇化水平以直线形式匀速上升。(2)武邑县城镇化率对耕地面积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城镇建设面积扩张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值达0.895,而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数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以及建成区的总面积等因素都对耕地的面积变化有显著影响。(3)在综合考虑了其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全县人口口粮保障以及商品粮销售等因素的前提下,最终确定武邑县2015年的耕地合理规模阈值在51509.18hm2到53988.56hm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