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型城镇化驱动因素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g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在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也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来看,江西省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低,并由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而遗留下了很多问题,从而阻碍了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研究江西新型城镇化问题成了赤手可热的新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新型城镇化驱动因素为研究主题,以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以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江西新型城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测度了江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分析归纳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驱动因素,提出了如何加速推进江西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本文采用的是江西省2000-2014年各设区市的各个指标的数据,将江西新型城镇化驱动因素分为基础条件、产业发展、主体行为和外源经济四大类,并选取四类驱动因素下相对应的12个子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四类因素的相应得分,以此作为自变量,再选用基于熵权法的江西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结果作为因变量,从而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大因素对江西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大小。实证结果显示,产业发展因素是江西新型城镇化中主要的驱动力;基础条件因素则是提供了基础性的驱动力;主体行为因素中,政府仍在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农民受利益驱动而产生的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行为所产生的驱动作用明显;外源经济因素的驱动作用在目前来看是有限的。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就如何加速推进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条件,优化政府行为,加强对外贸易,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等若干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2012年4月,照相机杂志社和行天下自助旅游网联合组织了“醉美318桃梨季节行摄川藏线”.本人也一起走了这趟行程。
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焦点话题,在平时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学案例到处可见。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案例为探究载体,从案例的背景、案例的描述和对
本文概述了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定义及应用,重点讲述了员工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的具体做法及实践情况,并对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