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助行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功能助行机器人是基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的辅助行走和康复训练而提出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完成多功能助行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机器人控制器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对其四种工作模式进行控制方法分析,并完成了基于半物理仿真平台的控制系统实验,与样机实验。本文介绍了下肢康复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多功能助行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多功能助行机器人的机械本体结构,明确了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目标,提出多功能助行机器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控制器采取ATmega128+FPGA的控制核心,通过实时采集控制指令与各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实现对机器人各个驱动电机的高速并行驱动,有效完成机器人在各个模式下的运动控制。通过对各个工作模式下的康复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完成机器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包括轮椅模式下的位置-速度控制方案、起坐模式下的开环控制方案、康复模式下的位置-电流控制方案以及助力行走模式下的位置-速度与位置-电流协调控制方案。并通过在控制系统仿真与建模工具Matlab/Simulink下的建模,结合半物理仿真平台dSPACE完成对各个模式下控制性能的调试。研究完成的多功能助行机器人样机控制器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迅速反应使用者的操作意图,并且准确完成各个模式下的动作,具有实时性能好,定位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控制系统达到设计目标,为本课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经验。
其他文献
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振源之一,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隔振性能。适当选取悬置系统的支承参数,设计合理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可以明显地降低汽车动力总成
咸拉嘎凹陷位于二连盆地的中北部,紧邻额仁淖尔凹陷,主要发育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基底之上,咸拉嘎地区随二连盆地一起,经历了盆地基底构造层和盆地发育同样的演化阶段,具
汽车碰撞安全问题在汽车工程领域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据统计,在所有汽车与汽车的碰撞事故中,汽车发生正面碰撞的概率为16%,各种斜角碰撞的概率在23%左右。2005年我国道路交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得到显著的提高,并逐渐走向成熟。汽车变速器作为一种典型的旋转机械设备,是汽车上易于发生故障的元件之一。对汽车变速器做故障诊断
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是一种妊娠相关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作为滋养层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免疫耐受因子和生长因子而发挥作用.为研究EPF在雌性牦牛(Bos gru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