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格丽特S·玛勒(Margarot Schoenberger Mahler,1897-1986)是一位重要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自我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童精神病治疗师。她把精神分析的传统驱力模式、自我模式和客体关系模式相结合,并在大量的经验观察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分离-个体化理论,阐述了儿童从出生起的心理诞生过程。她的研究围绕婴儿从诞生起与母亲的心理是融合的、直到逐渐分离出来并达到情感客体永久性的整个前俄狄浦斯过程。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正常的孤独期、正常的共生期和分离-个体化期,后者又划分为身体意象的分化与发展、实践、和解、个体化的巩固和情感客体永久性四个亚阶段。玛勒还认为,儿童的各种精神病症状都是在正常的发展中,由于诸多原因而使得自我发生了扭曲,特别是早期的母婴关系发生了扭曲。孤独性精神病儿童是还没有意识到超出他自身身体的客体,而共生性精神病儿童在共生期模糊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满足来自外界,但母亲依然是他自身表征的一部分。由此,她认为精神病儿童的核心问题是缺失问题,即儿童无法通过母亲来获得现实的最基本感觉,无法把母亲作为满足需要的客体,无法与现实分离。就儿童精神病的治疗来说,重点强调的是必须让儿童能够通过母亲逐渐获得有关对于现实的概念。玛勒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儿童精神病学原理及其治疗方法,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玛勒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