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化分水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强,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国内现有大型石化企业的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二级处理,但由于石化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且污染负荷较高,现有污水处理厂都存在有机物去除效果不稳定及氨氮去除能力差等问题。本课题以石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石化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通过某大型石化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A/O工艺工程改造的运行调试,对其处理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处理机理和工艺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分析各水质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出水解+A/O工艺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为类似处理难降解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提供技术依据。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l)改造工程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历经3个月的时间,具备了水解酸化的功能,第一阶段进水COD进水平均值为519mg/l,出水平均值为414mg/l,出水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达到21.24%;第二阶段由于停留时间较长,水解酸化已不止停留在水解和酸化阶段,产乙酸和甲烷阶段也同时进行,出水COD平均值为55mg/l,出水平均值为507.8mg/l,平均去除率仅为8.5%左右,确定水解酸化阶段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2.6-13.7h。(2)第三阶段通过降低废水在水解酸化池内的停留时间,增加硫酸盐的分析检测,运行数据析表明,水解酸化池的B/C比及COD的去除率均不理想,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并且经水解酸化后硫酸盐浓度降低了40%,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废水中的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在缺氧状态下被硫酸盐还原菌作为电子受体还原生成了硫化氢,硫化氢溶解在水中充当了COD。在去除硫化氢影响的情况下,B/C经水解酸化后提高了0.05。(3)通过对第一系列A/O生化反应池运行参数(水力停留时间、COD冲击负荷)的改变,研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所受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第一系列A/O生化反应池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2.8h,同时在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COD的去除率所受影响较小,说明改造工程的水解酸化池起到了削减COD和缩小其波动幅度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后续好氧生物处理的负荷,还可以减轻水质波动产生的冲击,起到稳定系统的作用,为后续A/O工艺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4)通过对第一系列A/O生化反应池运行参数(循环比、水力停留时间)的改变,研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所受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在循环比为189,HRT=3.8h的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较高。(5)原水解酸化池改建后同改建前比较: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可生化性(B/C )由0.38增加到0.45,增加了0.07(18.4%),生化系统COD去除率提高了13.8%;BOD去除率提高了6.32%。2009年水解酸化(事故缓冲)池投入运行后,在点源治理基础上,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可生化性(B/C )由0.46进一步增加到0.49,提高了0.03(6.5%),COD去除率提高了3.75%;BOD去除率也略有增加。在运行调试确定的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系统对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犯%、92.55%,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出水COD、氨氮浓度较低,完全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1996)一级标准。(5)原水解酸化池改建后同改建前比较: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可生化性(B/C )由0.38增加到0.49,增加了0.11(28.95%),在运行调试确定的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系统对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生化系统COD去除率提高了12.43%;氨氮去除率提高了5.6%,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出水COD、氨氮浓度较低,完全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1996)一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