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积极心理学在全球范围的备受关注和蓬勃发展,基于正念的心理学疗法成为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理论层面对该疗法的关注;但是时至如今实证领域的发现还是较为稀少,更不消说对理论机制的探索了。笔者在参与正念普及宣传的应用工作中,主观发现愿意参加正念训练的群体似乎表现出在人群中占有一定比例,并且具有某些特质或需要方面的倾向。因此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人格特质和正念之间关系是国外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主题,国内尚无人问津,并且该主题仍有很多有趣的、值得探索的方面。本研究着力于探索人格特质与正念之间的关系。将其关系定位于:对于不了解基于正念的心理学疗法的健康普通人群,愿意参加正念练习与不愿意参加正念练习的群体是否有显著的人格特质差异;在正念训练过程中,是否有人格因素对练习效果产生影响。基于这两个思路形成了本研究的研究一和研究二。研究一招募493名被试,填写简式大五人格问卷,实验组填写报名信息表,对照组不填写。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是否愿意参加正念训练与神经质(r=0.14,p<0.01),责任心(r=-0.12,p<0.01)显著相关;揭示神经质维度与是否愿意接受正念练习呈正相关,责任心维度与其呈负相关。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在神经质维度上,接受练习群体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不接受练习的群体(F(1,489)=9.54,p<0.01,η2=0.019);在责任心维度上,接受练习群体的平均得分显著低于不接受练习的群体(F(1,489)=6.92,p<0.01,η2=0.014);说明接受正念练习群体和不接受群体在神经质维、责任心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一表明:对于普通人群是否愿意接受正念训练这个层面,人格特质与正念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愿意参加正念训练的群体表现出了神经质水平更高、责任心水平更低的倾向。首次从正念适应人群的人格特质倾向角度揭示了人格与正念之间的关系。研究二采用了研究一的实验组,剔除不符合实验要求的被试,得到51名被试。沿用研究一的简式大五人格问卷测量结果,使用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简明心境量表和简式简明心境量表(POMS)。通过分层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维度对FFMQ,总分,描述因子,觉知地行动因子,POMS,总分,紧张焦虑因子,抑郁沮丧因子,有力好动因子,疲劳惰性因子,困惑迷茫因子有显著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念练习效果的人格特质影响因素中,神经质维度起到了显著的解释量;揭示了在正念练习过程中,神经质维度对练习效果起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影响。首次使用正念八周训练方案加以干预,在正念效果影响原因角度探索了人格特质与正念之间的关系。综合研究一、二可得:人格特质与正念之间的关系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于无冥想经验的普通人群,愿意练习正念的群体比不愿意练习正念的群体神经质水平显著较高、责任心水平显著较低。对于正念练习效果,神经质维度起到显著的影响。